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颍上月考)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 . 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 . 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 . 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 2.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纯净物 B . 空气中氮气占空气质量的4/5 C . 呼吸是吸入空气,呼出全部是CO2 D . 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 3. 下列反应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型的是( )
    A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B . 磷在空气中燃烧 C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用氯酸钾制氧气
  • 4.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色气体
  • 6. (2018九上·厦门月考)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 . 水银、澄清石灰水 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 . 锰酸钾、液氮
  • 7.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
  • 8. 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                   B . 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C . 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D . 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
  • 9. 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 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 . ①②③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⑥
  • 10.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     B .     C .    D .
  • 11. (2015九上·始兴期中)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空气、氧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氧气、空气
  • 12. (2017·孝感模拟)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值为8 B .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13. 2012年爆出的“牛肉膏”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牛肉膏中含有多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称为肌酸,其化学式为C4H9N3O2 , 下列有关肌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肌酸含有四个元素    B . 肌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C . 肌酸总共含有18个原子    D . 肌酸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 14. 某粒子的最外电子层为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定不属于下列粒子中的(   )
    A . 稀有气体原子    B . 金属原子    C . 阴离子    D . 阳离子
  • 15. (2018九上·富顺期中) 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子数为145    B . 核外电子数为94 C . 质子数为94     D . 核电荷数为239
  • 16. 根据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生成物是混合物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二、填空题
  • 17. 回答下列问题  
    1. (1) 3个硝酸根离子
    2. (2) 2S2-中“2”的含义:
    3. (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水的目的:;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4. (4)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填元素符号,下同)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 18. 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X表示 ,Y表示
    2. (2) 当X=12时,Y =
    3. (3) 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
    4. (4) 当Y=1时,该粒子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带 (填“正”或“负”)电荷的(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 19.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 (2)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3) 如图A,B,C,D,E五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
    4. (4) 若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三、推断题
  • 20. 有A、B、C、D 四种物质。①A是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B为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③C能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据此完成下列空白: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B; C  ;D
    2. (2) 写出③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
  • 21. 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2. (2) 铁路工人在铺设铁轨时两根之间要留有一定缝隙
    3. (3)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五、实验题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 (1) 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2. (2) 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 (3) 小兰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止水夹应(填“关闭”或“打开”),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填两点):① ;② 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流向广口瓶的水多于1/5,则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①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②装置漏气  ③红磷的量太多
    4. (4) 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右图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5. (5) 实验结论:
    6. (6)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 (7) 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3.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 (1) 指出仪器名称:①,②,③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目的是
    4. (4) 加热固体试剂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收集满的标志是
    5. (5) 集满氧气后,应该先,然后再,否则造成的后果是
    6. (6)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填名称),其起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填“能”或“否”)。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7) 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8. (8) 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写一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