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练...

更新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49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获得重大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时期重要成就的是

    A . 瓷器制作技术成熟 B .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C . 人工冶炼铁器出现 D . 青铜铸造达到很高水准
  • 2. 《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 .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3. (2017高一上·钦州开学考)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 .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4.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 .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 .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 .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 . 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 5. (2023高一上·吉林月考)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 . 夏人的活动地域 B . 周朝的重要都城 C . 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 . 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 6. 下列古代手工业技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①②④
  • 7.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A .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 井田制的瓦解 C . 冶金技术的进步 D .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 8.

    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


    A . 西汉 B . 东汉 C . 北宋 D . 元朝
  • 9.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 . B . C . D .
  • 10. 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北宋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1. (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 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 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 . 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 C . 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 D .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 12.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 . 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 . 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 . 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 . 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 13.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


    A . 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 . 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C . 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D . 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14. (2017高一下·泰安期中)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
    A . 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B . 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C .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上述领域 D . 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 15.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是 (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16. 考古人员在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进行考古挖掘时,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顾恺之《女史箴图》 B . 佛的塑像 C . 鲜卑族骑士陶俑 D . 有五彩花纹的瓷器
  • 17.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 . 他身穿缂丝工艺的长衫 B . 脚旁燃烧着一堆煤火 C . 案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 D . 身旁的丫环穿着朴素的棉衣服侍
  • 18. (2020高一下·商州期中)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 .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19. 2011年7月故宫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一时间舆论哗然。宋代制瓷业发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 . 当时官营手工业水平最高 C . 宋代制瓷业达到顶峰 D . 瓷器开始大量向国外输出
  • 20.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

    A . 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 .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乾隆《苏州府志》卷3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一个纺织业中心城市,材料四的中心在哪儿?

    3. (3) 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热情洋溢地为春秋以来30多位著名的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如“人弃我取,我取我与”等。他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悔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也之争”,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

    请回答:

    1. (1) 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2. (2) 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

    3. (3) 说说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24. 材料一 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 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

    材料二 1987年在广东东南濒临南海的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近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整船文物多达4~8万件,以瓷器为主,多为青釉瓷,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是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目前船中出水的铜钱有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货泉”,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

    1. (1) 材料一中出水的海船来自哪个地区?材料二中“南海一号”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请分别说出理由。

    2. (2) 材料二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和铁制品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综合以上信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吏、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二是月(十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期情。

    ——《吕氏春秋·孟冬》

    材料三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凡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划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钳而匿名逃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株而赢。……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

    —— 康熙《嘉兴府志》卷十五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当时手工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成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