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158 类型:高考模拟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2016·南通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 . 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映射 B .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折射 C .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折射 D . 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映射
  • 2. (2018高一下·赣榆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要想通过取得更高的成就来获得幸福往往难以如愿,因为人们总是和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B . 香港旅游业内人士预计,即将来临的复活节假期,赴日旅行团将比往年减少一倍,约有30至40团,估计复活节档期的营业额会比去年同期减少3至4成。 C .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升级换代的加速推进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手机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也在快速易主,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更难寻找永远的王者。 D . 这种发光中性笔由书写装置和发光装置组成,采用上圆盘型灯座和下圆盘型灯座的结构,大幅度提高了照明的范围和光线的强度。
  • 3. (2016·南通模拟)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谢谢你的来访,送君终有一别,我就不劳步远送了 B . 这是件好事,有益于社区,我当然会玉成你办好的 C . 你远在他乡,以后不要寄奉什么物品,我们这里超市商场都有 D . 作为父执,您是长辈,诚心诚意邀请您参加我店铺开张的晚宴。
  • 4. (2016·南通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只有在脚步的移动中,才能真正体味山的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后来,我只能把自己的目光交给那些登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沉重的脚步,气喘吁吁的脚步,负载的是整个人类的目光。人的目光是这样沉重,一如沉重的肉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要把人类的目光背到峰顶上去!

    ①那些登山者从我的目光里出发

    ②只剩下一些目光在向着天空呼救 

    ③我知道我到不了那上面

    ④陷在太多物质中的人类

    ⑤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多

    ⑥只是试着把山稍稍移过来一些

    A . ⑤②③①④⑥ B . ③⑥①⑤④② C . ①②④⑤③⑥ D . ⑥③⑤①④②
  • 5. (2016·南通模拟)

    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

    A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二、文言文阅读
  • 6. (2016·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与王昆绳书

    (清)方苞

        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

    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日月迅迈,惟各励以慰索居。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辞质     笃:深厚 B . 得归视     省:问候 C . 会合不可以     期:期待 D . 惟各励以慰索居     勖:勉励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十月下旬至家      斧斤时入山林 B . 团念古者庄周、陶潜徒     外无期功强近 C . 穷经著书      去今之墓葬焉 D . 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     今君亡赵走燕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②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

    4. (4) 文章是方苞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当时作者第二次落第,心情非常抑郁。文中作者向好友倾诉了哪些心情?请简要概括。

三、古诗词鉴赏
  • 7. (2016·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观别

    元好问

    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冷胭脂。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1. (1) “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一句颇妙,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试简析。

    2. (2) 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作词料不过情景二字……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试据此简要分析这首词。

四、名句名篇默写
  • 8. (2016·南通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诗经•卫风•氓》)

    ,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③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⑤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与元九书》)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⑧牢骚太盛防肠断,。(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五、现代文阅读
  • 9. (2016·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山峡中

    艾芜

        江上横着铁链作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

        两岸蛮野的山峰,好象也在伯着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一群被世界抛弃的山贼趁着月色住进一座破败荒凉的神祠。

        几个人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他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野猫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都悄悄地躲去。她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一边同众人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虽扮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但竟也与野猫子作了一次农家夫妻,当了一回爸爸。早上,他们叫我装作农家小子,拿着一根长烟袋,野猫子扮成农家小媳妇,提着一只小竹篮,同到远山那边的市集里,假作去买东西。他们呢,两个三个地远远尾在我们的后面,也装作忙忙赶街的样子。野猫子果真厉害,机智从容,灵活多变,狡猾的小商贩哪里逃得出她的手心,一匹上好的布终于得手了。

        半夜,纷乱的足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了,就凝神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小黑牛的呻吟一时间流向神祠之外。夜,愈发阴森凄郁,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天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头,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残酷的么?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了望,便打探似地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大家都吵来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估着他,说着好话,他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的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说完,捡起地上的刀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正是老头子的对头。

        “糟了!我们的对头呀!”

        野猫子恐慌起来,我却故意喜欢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恨恨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两只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我还怕么?我们原是作刀上过日子哪!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扮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

        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清形,显然是完全胜利,但我却不能安睡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一人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元时,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1. (1) 文中反复出现对江边环境的描写,为什么?

    2. (2) 小说中野猫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3) 请分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 (4) 小说是如何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10. (2016·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节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1. (1)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

    3. (3)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

六、作文
  • 11. (2016·南通模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与众人一起前行是美好的。一个人孤独地跋涉更是珍贵的。

        你可敢在茫茫人群间,/离群索居,遗世独立,/漫不经心,安于孤寂,/像一朵无意吐芳的花,/冷视西风扇动的羽翼?(雪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