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9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题
  • 1. 戏曲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

    A . 政治因素 B . 宗教巫术 C . 经济因素 D . 文化艺人创作
  • 2.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观赏元宵灯会,但见:“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其名称是(  )

    A . 坊市 B . 勾栏 C . 舞坛 D . 瓦舍
  • 3. 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南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南戏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B . 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 C . 南戏的体制比较自由 D . 南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 4. 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

    A . 元代城市经济繁荣 B . 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 . 文人贫穷地位低下 D . 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
  • 5.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

    A . 文人山水画 B . 杂剧 C . 昆曲 D . 京剧
  • 6. 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A . 官僚 B . 市民 C . 皇族 D . 农民
  • 7. 下列关于宋代南戏和元杂剧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根本原因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它们的表演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手法相同 C . 都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 . 在文学风格上都属于现实主义
  • 8. 下图为昆曲《牡丹亭》电影截图,下面有关昆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 B .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C .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为关汉卿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D . 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 9. 徽班进京被称作是京剧诞生的开始,从目的上分析京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

    A . 政治因素 B . 文化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满足市民要求
  • 10. 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

    ①北京成为四方艺人的聚集中心      ②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

    ③清朝皇室贵族、官员的欣赏爱好    ④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10年12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消息:日前,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汇报演出圆满结束。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 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 .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 以南方剧种为基础在北京地区吸收各地戏剧艺术表现形式融合而成
  • 12. 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在中国众多戏曲剧种中被称为“国粹”的是(  )

    A . 徽剧 B . 越剧 C . 京剧 D . 昆曲
  • 13. 徽调 、汉戏、昆曲、秦腔经过五六十年的互相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 .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 .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 14. 2010年12月13日,新浪娱乐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京剧专场演出,在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下面关于京剧角色划分依据说法错误的是(  )

    A . 脸谱 B . 服装 C . 吃饭 D . 动作
  • 15.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并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 . 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 B . 梅兰芳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之一 C . 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D . 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友谊
  • 16. 下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

    A . 篆刻 B . 书法 C . 山水画 D . 戏剧脸谱
  • 17.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 .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 .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 18.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 .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 19. 戏剧表演十分讲究“功法”。甩发功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扎束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这说明中国戏剧的什么特征(   )

    A . 虚拟性 B . 程式化 C . 舞蹈性 D . 声情并茂
  • 20.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 . 魔术 B . 绘画 C . 戏剧 D . 杂技
二、材料分析题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生活于金末元初,博学多才,滑稽睿智,喜欢出入歌楼瓦肆,与普通民众和江湖艺人来往,并曾“面敷粉墨”,亲自登台演出。他的作品大多揭露元统治的黑暗,歌颂清官,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尤其赞扬妇女对恶势力的反抗。代表作为《感天动地窦娥冤》。

    1. (1) 材料中的“他”指谁?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 (2) 根据他的经历并结合相关资料,说一说戏曲在元代繁荣的原因。

  • 22.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唱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舍”,它指的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 (3) 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 (4) 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剧的传统剧目有:《野猪林》、《林冲夜奔》、《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水帘洞》、《安天会》、《十八罗汉斗悟空》、《沙桥饯别》、《五百年后孙悟空盘丝洞》、《十八罗汉收大鹏》、《无底洞》、《金钱豹定军山》、《阳平关》、《五截山》、《水淹七军》、《走麦城》、《受禅台》、《伐东吴》、《连营寨》、《白帝城》、《别宫祭江》等。

    材料二  “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

    材料三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冲击着祖国传统文化,“国粹”京剧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京剧。

    请回答: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京剧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


    2. (2) 阅读材料二,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前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国粹”京剧的现状的?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戏剧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就有中国的昆曲艺术。

    材料二  当许多国家级的贵宾来我国访问,我们用于招待贵宾的民族式的文化大餐少不了的是京剧这道名菜。

    材料三  每年北京的涉外演出(含港、澳、台)超过2 000场,最高时达6 000多场,但是京剧每年的演出场只能维持200多场。

    材料四  2002年,中国京剧院大胆尝试,将西方交响乐的元素渗入传统京剧,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戏剧的成就。

    2. (2) 根据材料指出京剧的地位及京剧的形成。

    3. (3) 京剧的发展现状如何?你认为有何拯救措施?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看关于戏曲的对联: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材料三  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从2005年开始实施。从2005~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都投入一千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2. (2) 材料二的对联说明了中国古代戏曲的什么艺术特点?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