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

更新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2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题
  • 1.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 . 雕版印刷术的传播 B .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C . 造纸术的传播 D . 经济文化的交流
  • 2.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

    A . 告别了骑士时代 B . 加速了文化进程 C . 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 . 引发了社会转型
  • 3.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 4. (2021高三上·咸阳开学考) 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

    A . 李时珍、毕昇 B . 毕昇、蔡伦 C . 蔡伦、郭守敬 D . 李时珍、郭守敬
  • 5. 下图展示的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某班同学对中国的四大发明展开了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其中三位同学在学习时,以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的标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 6. 下列关于张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②总结出彗星尾部是背向太阳这一规律 

    ③发明了浑象仪                    ④发明了地动仪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B . 《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C . 至迟至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已发明了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 D . 郭守敬制作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以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 8.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

    A . 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 .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C .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的发展 D .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 9. (2020高二上·宣化月考)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 10.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乐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经济 B . 儒家民本思想 C . 手工业发达 D . 重农抑商政策
  • 11.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后主持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③④
  • 12. 明朝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科技著作,这些著作(  )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13. 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超越不了伽利略 B . 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 . 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 . 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 14. 1609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某位科学家正在向威尼斯当时的统治者展示他的天文望远镜,而正是从这时开始,天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400年后的2009年,这架望远镜被英国科学家评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望远镜”。当时这位科学家通过望远镜( )

    A . 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B . 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C . 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D . 第一次发现了“海王星”
  • 15.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

    A . 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 . 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C . 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D . 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16. “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禁区,主要原因是(  )

    A . 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在生物界占主导地位 B . 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C . 基督教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D . 没有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 17. 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

    A . 胡克 B . 施莱登 C . 拉马克 D . 达尔文
  • 18. 1831年,一位英国人乘坐“贝格尔”号军舰作环球考察;1859年,他发表了一部科学巨著,创立了进化论,这部科学巨著是(  )

    A . 《十日谈》 B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 《论法的精神》 D . 《物种起源》
  • 19.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

    A . 17世纪后半期 B . 18世纪60年代 C . 19世纪后半期 D . 20世纪中叶
  • 20. (2017高二上·西湖月考) 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能支持该说法的一组是(  )


    A . 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与《天工开物》 B . 电磁学的确立与《本草纲目》 C . 进化论的确立与《农政全书》 D . 相对论的提出与《梦溪笔谈》
二、材料分析题题
  • 21.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 (1)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新”在哪里?具有什么优点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说明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所起的重要作用。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来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其功能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所谓的“外国用罗盘针”的影响是什么?

    3. (3) 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 (4) 该项发明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能够说明什么?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2. (2) 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是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  著名的美藉华裔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造成中华文明的双重性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所说的“进取的阻力”指的是什么?

    3. (3) 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分析说明工厂的特点,并归纳瓦特蒸汽机问世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