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9-01-16 浏览次数:3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15. (2018七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聚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看下图)

    1. (1) 材料一图片所示分别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导致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2) 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4) 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
  • 16. (2018七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原文大意:管仲辅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一统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惠。)

    ——《论语》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 (1) 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
    2.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 (3)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你从以上史实中获得的启示。
  • 17. (2018七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等对文字进行整理。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出小篆。程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更为简化的字体,整理出隶书。两种形体的文字均在全国推广。

    材料二:(看下图)

    1. (1) 你知道秦始皇是在哪一年统一六国的?
    2. (2) 以上材料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的哪两项措施?
    3. (3) 你怎样评价这两项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