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成都田家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

更新时间:2018-12-21 浏览次数:4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B .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些典故,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 C .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 D .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 B . 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两个角度论证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观点。 C . 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 D . 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 . 《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C .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D .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 2.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我的春天

    史光柱

        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被绞断。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那是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乡情勾动情怀。路边有青青的麦苗、棕榈和灌木林。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翻过山岗,便看不见了我熟悉的木屋和炊烟,能让我爬上山岗,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

        花不标价,草不打折,那时的春天没有商家炒作的痕迹。伸进树丛的牛头、羊嘴告诉我日子香甜,啃嚼鲜美。一张慈祥的面容从天涯海角如期而至,它掏出钱褡子,传播慈善、慈祥。一枚枚类似金币、银币的东西,从山湾、地湾冒出来,从野茅草返青的沟崖露出来。这时我总在想,城里的春天,大厦装不下吧?为何城里工作的人回乡探亲,脸上都泛着红光?立交桥向四方炫耀,现代化进驻山乡。可霓虹灯跟油灯的距离越拉越大。我托着腮帮坐在灯影下苦思:什么时候大山不阻断遥远,我也把牛车上的梦搬到汽车上。生日有红烛,天天有饼吃,可能春天进家了吧!外婆跟我说,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石榴树露出腼腆的神色,抛出红绣球招引我忧郁的眼神,春天是家里买了一包盐,不用再吃淡菜,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

        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这个季节,谁最尖刻——草尖儿,谁最淘气——春风,谁的腰肢最细——链子草,谁的嗓音清亮、声带最长——溪流,谁最高兴——布谷鸟和油菜花一样招眼的秧子,谁的嗓门最大,是村长大块头。他把开春的调门起得很高。

        春天,何止大地蒸蒸日上,青麦苗暖阳坡,它还让汉子们将缩在衣领里的脖子伸直,起早上山,让女人们拉家常时不只嬉笑,还看山色。耕牛和我们的腿脚没闲着,担子压在人肩上,愿望长翅。一个被贫穷剥夺书本的女娃,接过爷爷挖药材换来的学费,朝房头登枝的小鸟招招手。

        春天来了,根的愿望得到伸展,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冷漠的土地找到掏心窝子的人。痛快地宣泄着压抑已久的心情。孩子们有了玩场,破口鞋成了打老鼠脸的锐利武器。穷山沟的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天被雨婆婆刷洗成蓝屋檐,白云洗成春雪莲。丁香花刷得特丁香,鸟窝里的雏鸟是他们宠爱的丑小鸭,泥塘子当成天鹅湖,娃娃鱼成了美人鱼,蚂蚱窝当成星星屎。星星会拉屎撒尿,不知是哪位祖先注册在人们头脑里的童话。因为故事离奇,也因传说蚂蚱窝有消食败火的功能,老人们便说星星屎不脏,吃了长聪明。孩子们也想不呆不傻,长大后挣大钱,盖大屋,娶好媳妇,想聪明的孩子见到半个火柴盒大的蚂蚱窝,从枝叶上掰下,拿回家串烤着“聪明”。胆子小的孩子,掰开蚂蚱窝,瞅着金色的虫卵囊仔细观瞧,最终不敢拿在火上烤熟亲尝。

        山道如线,扯着木屋放飞的风筝。坡地挂在高山上。谁在翘首?谁在顾盼?谁是年岁中的畚蚂蚱?弓着腰,鼓着眼四下寻找。情缤纷,梦缤纷,青瓜棚看呆看傻了。在管生不管死、管成长不管成熟的春天,我怀着树的冲动,肩挑憧憬,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

        如今,我娶了相知的人,小屋不大,但装得下工作之余的温馨。我拄着盲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采来采去是春天。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时时发芽的根是春天。

        大概我现在的春天就那么多了。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能翻犁命运、播种未来是春天。你的春天是什么?是耕耘霓虹点点的春色?还是在嫩叶和花瓣间寻找她的眼神与面容?

    (有删改)

    【注】史光柱,1963年生,云南马龙人。1984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1985年开始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作品。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说“春天淌着血”,这是因为作者在当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那年春天给他留下了独特而残酷的印象。 B . “蚂蚱窝”被当地人赋予特殊的意义,孩子们掰蚂蚱窝.作者也说“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这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C . 文章选取了故乡春天中的一些典型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回忆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D . “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抗命运的顽强精神。
    2. (2) 文章的标题为“春天,我的春天”,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并作简要分析。
    3. (3) 本文语言的文学味较浓,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对此加以赏析。
  • 3.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 年将是 2015 年的两倍多。 C .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C .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D .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3. (3)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二、 古代诗文阅读
  • 4.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高祖受禅 , 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尚书,待遇逾密。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于是拜孝慈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如故。明年,上于陕州置常平仓,转输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于是决渭水为渠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称为干理。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率如故。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 , 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开皇十八年,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 , 出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仁寿初,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其年卒官。有子会昌。

    (选自《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B .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C .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D .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左迁等均指升职。 B . 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 C . 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 D . 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太子本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孝慈颇具外交才能,曾两次奉命出使齐国,皇帝十分满意并因此提拔了他。 B . 苏孝慈军事才能出众,先从武帝征伐齐国,后接受诏命,平定桂林山越叛乱。 C . 苏孝慈管理能力突出,新帝登基之初,由他总管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工匠。 D . 苏孝慈为官心系百姓,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反对官民争利、对民施行惠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5.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 . 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 . 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 . 全诗写景优美,借景抒情,写景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
    2. (2)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
  • 6.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 (1) 《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 ,
    2.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3. (3) 《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场来势凶猛的技术革命运动,自80年代中期开始,年年方兴未艾 , 直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渐止。

    ②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③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 , 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④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⑤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目标已经确定,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了,两代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 , 各抒己见。

    ⑥这座凌空虹桥全部用石块砌成,鬼斧神工 , 真是人间胜景。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 8.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 .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企业就可以生产、设计、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 . 关于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上,党中央明确要求全面排查,公开整治,及时宣布整治项目、进度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D . 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严重后果。
  • 9.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思想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对接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不少学校在思想教育上不是不重视,①也很下功夫,但为什么还是费力不讨好?一个重要原因;②思想教育内容陈旧、思维僵化、方式生硬,不能;③现实问题回答学生的疑惑;④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⑤,思想教育;⑥不能走照本宣科、强制灌输的老路,需要充分考虑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和接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探索。

    A

    而且

    /

    因此

    B

    甚至

    面向

    所以

    这证明

    绝对

    C

    /

    在于

    针对

    这说明

    再也

    D

    甚而

    出于

    /

    于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②,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有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 11.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下面是根据高一课文的内容拟定的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任选两幅,拟写出上(下)联。

    ①上联:忆峥嵘岁月,意气少年,昔日同来指点;

    下联:。(《沁园春长沙》)

    ②上联:处世应当留美德;

    下联:。(《鸿门宴》)

    ③上联:

    下联:惨象终于要曝光。(《记念刘和珍君》)

四、写作
  • 12.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难处,也就越不敢随随便便的瞧不起谁,以免不小心伤害了谁,这当然不是粉饰,更不是虚伪,而是懂得了体谅。

    请以“体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字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