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14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8高一上·肇庆月考)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由此可见,促成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根本因素是(    )

    ①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

    ②使用铁器、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③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

    ④各国竞相变革,实行富国强兵之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2024高三下·武汉月考)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 从人的本性出发
  • 3. (2018高一上·肇庆月考) 明朝洪武五年,琉球遗使“入朝”,明朝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 琉球贸易被纳入朝贡贸易体制 B . 利用“商帮”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C . 对外贸易有益于市镇经济繁荣 D .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外贸萎缩
  • 4. (2017·毕节模拟)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A .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 .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 . 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5. (2017·毕节模拟) “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对材料中“新的开创”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由专制统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 B . 实现了戊戌变法提出的改革目标 C . 解决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D . 进行了“中体西用”的政治尝试
  • 6. (2017·毕节模拟)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大学的学术殿堂。”材料认为新文化运动(    )

    A .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 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C .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 淆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界限
  • 7. (2017·毕节模拟) 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7年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材料最能说明当时我国(    )

    A . 打破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B . 贯彻“双百”方针的必要性 C . 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D . 通过教育立法保障人才培养
  • 8. (2017·毕节模拟) “如果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 全权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平等 B . 民主制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C . 制衡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权力 D .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普及
  • 9. (2017·毕节模拟) 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最终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    )

    A . 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 .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妥协理念 C . 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 . 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 10. (2020高二上·磐安期中)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

    A . 进行全面的改革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建立苏维埃政权
  • 11. (2017·毕节模拟)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 12. (2017·毕节模拟) 传统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梁启超的“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研究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这一视角转换体现了(    )

    A . 社会史观 B . 全球史观 C . 文明史观 D . 近代化史观
二、解答题
  • 13. (2017·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国会的政策是:要清楚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额的障碍;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一一选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二分册

    材料二: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

    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

    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伊克斯的《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 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等。

    ──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

    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 (简介:19世纪30年代,大箫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 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H•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衰落”情绪笼罩美国》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新”的表现。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对罗斯福新政评价的主要变化及其出现变化的原因。

  • 14. (2017·毕节模拟) 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一一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一一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一一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以中、英为例进行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2017·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年份

    项目

    1949

    1952

    1957

    工农业产值(亿元)

    466

    810

    1241

    粮(亿吨)

    1.1

    1.63

    1.95

    钢(万吨)

    15.8

    135

    535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两种典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材料三:1978年与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0%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5.8%

    1. (1) 比较材料一的两组数据,说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两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弊端。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70至90年代推动我国经济成分变化的国内、国际因素。

  • 16. (2017·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一一康德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知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一一恩格斯

    材料三:正像卢梭所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的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一王养冲《l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启蒙思想家在政治和宗教领域的重要主张。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启蒙运动的作用。

  • 17. (2017·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国政府认为埃及政府所采取的行动(指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威胁了1 888年的公约所保证的运河自由航行和安全。这就使得有必要采取行动来保证签订那个公约的缔约国和所有其他有权享受它的利益的国家将在事实上确能得到这种利益。

    一英、法、美三国关于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并建议在伦敦举行有关国家会议的联合公报(节录)(1956年8月2日)

    材料二: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它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

    一一周恩来致纳赛尔电(1956年11月1 0日)

    材料三:1956年6月,苏联表示不附加任何条件为建设阿斯旺水坝提供20年的11亿美元贷款,纳赛尔接受与苏联的合作;作为报复,美、英两国撤销为阿斯旺水坝提供贷款的承诺。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的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十月战争期间,美国向以色列运送大规模军事装备,准备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军事装备,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进行强烈抵制。1972年,美、苏两国首脑宣布:主张致力于在中东实现“军事缓和”,中东和平进程受到当事国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美发表《联合公报》的根本目的及其在埃及问题失败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50﹣70年代,美、苏实施中东战略的实质及其影响。

  • 18. (2017·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一一摘自《孙中山全集》

        民国肇建,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孙中山有见及此,改变建立单纯的汉族国家的主张,提出“五族共和”,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是曰民族之统一”。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一一引文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涌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不同内涵的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