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

更新时间:2019-03-12 浏览次数:102 类型:单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á)     猎(shè)      正(jiào)     饰(zǎo) B . (jiè)     证(chǎn)     难(jié)      要(jué) C . (yǐnɡ)    蒸(liú)      时(zhàn)     碍(zhì) D . (jiáo)    彩(fù)       统(chóu)     理(lún)
  • 2. 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在方格内。

    A.哲学    浅尝    孜孜不倦    狂忘自大

    B.策画    聪颖    修剪移接    欣然忘食

    C.顺畅    承认    豁然贯通    文彩藻饰

    D.粗暴    王粲    味同嚼腊    不求甚解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B . 教研讨论会上,刘老师高谈阔论 , 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C .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 , 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D . 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yǐnɡ)    驾(línɡ)    梁(jǐ)      气冲牛(dòu) B . (mái)     光(xiān)    首(jī)      忧心忡(chōnɡ) C . (dì)      气(fēn)     踌(chú)     吹毛求(cī) D . 悟(xǐnɡ)    慰(jí)      尺(zhǐ)     深痛绝(wù)
  • 5. (2022九上·长沙月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 ①②⑤③④ B . ①②③⑤④ C . ④②①⑤③ D . ④②①③⑤
  • 6.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 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 (1) 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2. (2) 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 7. 【典型技法】本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为了证明“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就用比喻证明观点。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片段训练】请你确定一种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也用比喻论证来证明此观点。不少于100字。

    情境预设:①逆境成才   ②天才来自勤奋  ③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 8.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 (1) 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 (3) 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4. (4)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 . 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 . 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 . 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5. (5)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