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12 浏览次数:42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高三上·林芝月考)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 . 孙叔敖 B . 管仲 C . 李冰 D . 郑国
  • 2. (2017·成都模拟) 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 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 . 洲际间联系加强 D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3. (2017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 开放性和灵活性 B . 民主化和程序化 C . 随意性和实用性 D . 主观化和杂糅化
  • 4. (2016·资阳模拟) 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

    A . 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 .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 . 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 . 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 5. (2017·成都模拟) 晚清文人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记述:“米市都居米厂台,砌成白石净无埃。坛场数亩排茶桌,顽雀人来坐一回。……局中明白旁人昧,说话由来橘子多(当时汉口商业各行皆有隐语,以米行隐语为最,俗谓之‘打橘子’)。”隐语风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  )

    A . 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经济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 C . 商帮制定和操纵市场价格 D . 区域间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 6. (2017高三下·南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法律生活是属于城邦文明的公共生活的象征和城邦共同体与周边的蛮族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构造起在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殖民条件下的合法而有效的“国际”法治秩序。上述观点主要说明了(  )

    A . 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的源头 B . 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C . 希腊法律适用于其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D . 雅典直接民主的根本弱点在于“大众的无能”
  • 7. (2017·成都模拟)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的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⑧④ C . ③④ D .
  • 8. (2017·成都模拟) 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这一“美学世界”(  )

    A . 得到当时主流美术界认可 B . 表露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 . 诞生出莫奈等美术界大师 D .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
  • 9. (2017·成都模拟) 很多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内容和新意义。”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倡导建立人间天国 C . 实现了人人平等 D .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
  • 10. (2017·成都模拟)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 . 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 B . 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C . 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 D . 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 11. (2017·成都模拟)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A .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B .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C . 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 . 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 12.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1835年,托克维尔指出:“如果今天有一个政党试图在美国建立君主政体,那它的处境要比现在就想在法国建立共和国的政党还要困难。法国的王权并没有在建立之前为自己拟定一套立法制度,所以目前只能有一个被共和制度包围的君主政体”。托克维尔意在说明(    )

    A . 政党是政体纷争的关键 B . 立法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 . 美国共和制根基的深厚 D . 法国共和与君主政体的并存
二、解答题.
  • 13. (2017·成都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14. (2017·成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 15. (2017·成都模拟)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惰,遂请行输籍之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                         

    ──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

  • 16. (2017·成都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运会对世界大战时期的全球政治骚乱没有免疫力,如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不得不必取消。

    材料二:1980年,对于美国运动员来说没有夏季奥运会,因为美国奥组委官员和总统吉米•卡特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报复。……作为对美国抵制的报复,苏联抵制1984年夏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对运动员的限制真正终止了。尽管国家间保持着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很容易被运动员打破。2002年,休斯敦火箭职业篮球队从中国招募了他们的中锋。7英尺6英寸高、被亲切地称为“小巨人”或者“中国长城”的姚明既是美国职业篮球队的主力,也是中国参加2000年和2004年奥运会的篮球队主力。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1) 为什么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被取消?

    2. (2) 为什么美国抵制1980年奥运会和苏联抵制1984年奥运会?

    3. (3) 姚明能够为中国和美国的篮球队效力,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已经结束?为什么?

  • 17. (2017·成都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张仲景,生于公元巧150年的东汉时代,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张仲景最感兴趣的书,是医书,最大的愿望,是做个好医生。按照很多史料的说法,他在家中的藏书中,读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做医生的愿望从此开始萌芽。他所生活的南阳郡,东汉时期是伤寒瘟疚的重灾区,自己家族中有十分之七的人,都死于这种叫伤寒的病,从小到大,耳闻目睹了这种疾病带来的灾难,也因此萌生了战胜这种灾难的愿望。后来,张仲景成了长沙太守。作为太守,张仲景在衡门门口熬好药汤,义务分发给老百姓。进入公元3 世纪后,张仲景开始撰写自己医学生涯里最重要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是第一部真正找到攻克伤寒疾病方法的书。在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代,伤寒是一种意味着死亡的不治之症,在欧洲它有一个更恐怖的名字──黑死病;说到这种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整个西欧四分之三的人口死亡,欧洲最早的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通过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翻译过来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曾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

    ──摘编自张嵌《张仲景:欧洲人最景仰的中国医生》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仲景钟情医学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的医学贡献并加以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