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周代,天子作为中央政府王室的首脑,对天下有宏观管理权。但从直辖关系来说,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这反映出周代(  )
    A . 家国同构而异质 B .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益彰 C . 中央集权遭破坏 D . 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
  • 2.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据史载,《诗经》中的《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雅》《颂》应是出自贵族之手,但后来三者被汇集成册,成为主要供上层阶级学习、唱诵的作品,所谓“不学诗、无以言”;汉代乐府诗歌成就最高的《孔雀东南飞》,却是无名氏的作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文学发展体现社会价值观变化 B . 文学作品的大众特色日益鲜明 C . 文学作品折射社会阶层的分化 D . 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界限模糊
  • 3.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据史载,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辖。据此可知,屯田制的流行(  )
    A . 使被抛荒的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结合 B . 促进了井田制的恢复 C . 目的是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 D . 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
  • 4.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
    A . 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 . 江南经济的开发 C . 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对外贸易的繁荣
  • 5.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
    A . 中央行政关系紊乱 B . 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 . 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 . 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 6.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
    A . 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 .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C . 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 .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 7.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  )
    A . 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B .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变异 C . 外商来华得到政府鼓励 D . 制度更新助推社会转型
  • 8.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美国传教士丁良翻译的《外国公法》,奕䜣上奏说,“该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这反映出当时(  )
    A . 政府向西方国家学习依法治国 B . 近代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外交 C . 法律制度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 D . 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国际法意识
  • 9. (2019高二上·官渡期中)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 .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 .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 10. (2019·浙江模拟) 下图为1898年《申报》刊登的“新式脚踏车”广告。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

    A . 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B . 社会发展受到近代化冲击 C . 传统农耕文明衰微 D . 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
  • 11.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 .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 . 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 .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 12.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1954年6月,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 . 建立在直接民主基础之上 B . 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C . 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 D . 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
  • 13.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下表为新中国和其他国家建交时间(  )

    时间

    1964.01.27

    1970.10.13

    1972.03.13

    1972.10.11

    1972.09.29

    1972.12.21

    1979.01.01

    建交国

    法国

    加拿大

    英国

    联邦德国

    日本

    澳大利亚

    美国

    A . 中法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 . 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 C . 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D . 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促成中美建交
  • 14.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1984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说:各地区都要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农业发展指标。据此可知,这一文件的主旨是(  )
    A . 剖析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 B . 阐明农业规划落实的重要意义 C . 肯定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 . 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要实事求是
  • 15.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法律是公民与城邦的契约,体现了自然的要求,因而正义。既然生活在城邦中,就意味着认同了城邦法律,这是与城邦的契约,而契约不可违背,就算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也要遵守法律。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
    A . 法治是城邦民主的保障 B . 个人与城邦密不可分 C . 民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D . 城邦直接民主危害大
  • 16.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有专家指出,《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法规。这说明罗马法(  )
    A . 多元一体注重实效 B . 司法实践灵活高效 C . 不断追求公平正义 D . 立法过程主观随意
  • 17.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从《圣经》中找到依据,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理由是非洲有用战俘作祭祀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他们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这可以用来解释(  )
    A .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B . 葡萄牙等国家的衰落 C . 英国人为从事奴隶贸易找借口 D . 西欧殖民扩张的步伐
  • 18. (2019高二上·宜川期中) 18世纪时,欧洲不少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出版了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  )
    A . 展现了文艺复兴的盛况 B . 旨在倡导资产阶级革命 C . 彰显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D .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 19. (2019高二下·随州期中)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  )
    A . 建立了三权分立政治架构 B . 发展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C . 已确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D . 解决了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 20.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有资料显示,英国的农场数1880年为553000个,1913年减少为513000个。从1870~1910年,英国小麦的播种面积减少了近一半。19世纪70年代英国农业尚能保持77%人口的粮食需要,到1914年却只能养本国35.6%的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当时的英国(  )
    A . 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B . 农业已经全面落后 C .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D . 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 21. (2019·浙江模拟) 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而无暇进行干涉,俄国革命就很难如迅速地取得胜利;假如没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坚强领导,俄国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
    A .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 B . 充分发挥了工农兵联盟的巨大优势 C . 首创了暴力革命的先例 D . 体现了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的结合
  • 22. (2019高二下·蕉岭月考) 《美国百科全书》认为:罗斯福是讲究随机应变和实用主义的,他是和大商业农场主和大企业合作的,而不是与之对抗的。罗斯福这样做主要是解决大危机中的(  )
    A . 金融行业风险 B . 生产相对过剩 C . 百姓流离失所 D . 严重滞胀问题
  • 23. (2021高二下·射洪开学考) 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
    A . 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B . 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 C . 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 D .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 24.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经济学家卡多佐曾提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时具有依附性和发展性,依附和发展不是对立,而是可以结合;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上升,依赖性会越来越低,直到过渡到独立发展阶段。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背景,应是(  )
    A . 世界上不同国家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 . 各国都实行了市场经济 C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D .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 25.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下面是21世纪初较为流行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定程度上反映出(  )

    A . 多极化格局遭遇挑战 B . 美国仍未放弃“冷战”思维 C . 欧洲国际地位的衰落 D . 美国与欧盟军事对抗激烈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

    ——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

    材料二:英国革命是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的成果就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这样一个全新的政体。这一创断是在英国传统政治结构的基础上开展的,其主要变化是: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由此可见,英国革命建立了现代政治的基本结构,但其民主化改造有许多不足,尤其是高额财产资格将大多数国民排除在议会选举之外。革命后的英国国会、自由实际为少数人专享,英国的政体更大程度上处于贵族民主制的水平。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相较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成因。
  • 27.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驰道和栈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筑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修了多条大道。隋唐两代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尤其是中唐之前,内河航运和海上交通更为繁忙,当时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及全国各主要河道和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沿海一带。辽宋夏金时期的主要陆上运输工具是名目繁多的各种车辆,造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后明朝实行了海禁,清朝延续,航海事业衰落。

    ——据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等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以内河航运最为突出。截止到1893年,中国籍轮船133艘;到1911年时,中外内河轮船共有68艘,中方船只占总数的91%,形成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轮船先后返回中国沿海内河复航,加之内战频繁屡有征调军用、碰坏船只等事,自营航运业受到很大打击。抗日战争爆发后,外轮陆续撤离,自营航运业均努力抢运上海数百家工厂的内迁器材及军用物资,其后又投入后方水陆交通。战时中国船舶直接间接损失总计三千艘,四十九万五千三百二十吨。抗战胜利后,各航业公司努力恢复水运交通。据1947年6月交通部统计,当时轮船共一千五百零一艘,计十七万九千八百九十三吨。内河航运终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史前编》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交运输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与古代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交通变革的因素。
  • 28.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世界政治

    世界经济

    1946~1955年

    美苏“冷战”;朝鲜战争;日内瓦会议召开;印度支那实现停火;万隆会议召开。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西欧经济复兴并开始走向联合。

    1956~1965年

    美苏争霸,双方互有攻守;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持续高涨。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美国提出“新边疆”“伟大社会”,加大国家干预经济力度;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1966~1979年

    美苏争霸,苏攻美守;中苏冲突;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滞涨”危机困扰资本主义世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1980~2000年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苏东剧变;欧盟成立,欧元问世;第三世界发展迅速。

    中国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风靡资本

    主义世界;世贸组织成立。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政治和经济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