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十...

更新时间:2019-04-16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为自己在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A . 尊重自己的权利 B . 遵守世界秩序 C . 重新瓜分世界 D . 建立军事基地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过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
    A .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 . 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 C . 北约组织、华沙组织 D .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 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有(    )

    ①英国    ②德国    ③俄国    ④奥匈帝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4. 德军统帅扬言,战役将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德军进攻时,大炮、飞艇和飞机齐上阵,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这一次战役是(    )
    A . 德黑兰海战 B . 马恩河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索姆河战役
  • 5.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战胜国的代表对美国社记者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据此回答小题。
    1. (1) 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
      A . 英国、法国、意大利 B . 英国、法国、美国 C . 法国、美国、俄国 D . 英国、法国、日本
    2. (2) 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A . 凡尔赛体系 B . 华盛顿体系 C . 雅尔塔体系 D . 美苏两极格局
  • 6. (2020九上·浙江月考) 20世纪初,面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先进分子所作的努力有(    )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宣传革命思想    ③倡导维新变法    ④实施清末新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20世纪初,为挽救中国的民族危难,无数仁人志士用铁和血的方式苦苦探索这,在辛亥革命前后,作为名人辈出的绍兴也有三位英雄先后献身革命,被后人誉为“绍兴辛亥革命三杰”,此三人是(    )
    A . 鲁迅、秋瑾、徐锡麟 B . 秋瑾、徐锡麟、陶成章 C . 徐锡麟、陶成章、鲁迅 D . 陶成章、鲁迅、秋瑾
  • 8. 20世纪初,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未成功。导致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
    A . 守旧派的势力依旧强大 B . 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 C . 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D . 列强不允许清政府进行改革
  • 9.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镇南关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皖浙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10. (2020九上·金华月考)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革命》杂志第四期发行日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如果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


    A . 1924年    B . 1925年   C . 1926年 D . 1927年
  • 11.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 13. (2020九上·椒江期中) 下图这一历史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哪一思想的实现?(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14. 人们把在争取自己国家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称为国父, 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凯末尔被誉为“土耳其国父”,甘地被誉为“印度国父”,那么被誉为“中国国父”的是(    )
    A . 习近平 B . 毛泽东 C . 邓小平 D . 孙中山
  • 15. 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     )


    A . 康有为 B . 谭嗣同 C . 孙中山  D . 梁启超
  • 16.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


    A .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 .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 C .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    D .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 17.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 13

    34. 55 

    44. 24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斯大林体制的推动      D . 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 18. 土耳其改革中的文字改革后,哪一字母成为了土耳其语言的字母(     )

    A . 新的拉丁字母     B . 阿拉伯字母 C . 新的罗马字母   D . 土耳其字母
  • 19. 被诗人泰戈尔赋予“圣雄”称号的是(     )


    A . 甘地   B . 曼德拉 C . 凯末尔 D . 尼赫鲁
二、非选择题
  • 2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使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喊出“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等口号

    材料二:劳合﹒乔治:“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 (1)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一人民的愿望的?
    2. (2) 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可以看出,签署这份“和约”的这次会议的是实质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说明由这份“和约”为核心而建立的新秩序,是否能真正起到和平的效果?对此你有何看法?
  • 21. 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1) 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思考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什么?
    2. (2) 结合材料的图1,图2,尝试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特点。
    3. (3) 为迅速克服危机,美国宣布推行新政,请回答出这次新政的名称,并说出这次新政“新”在何处?
    4. (4) 面对危机,新政是如何应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
    5. (5) 上一小题中,美国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写出材料一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和2132年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
    2. (2) 分析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二中找出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
    3. (3) 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4. (4) 有人认为剪辫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后社会秩序还很乱,革命没成功。列举史实说明,你对此的理解。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

    材料三: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 (1) 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2. (2) 有人说,材料三中的现象在当时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对此观点你如何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