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33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下表是魏晋时期的一些法律规定。这些规定反映出下表(    )

    曹魏律

    殴兄姐加至五岁刑

    南朝律

    子贼杀、殴伤父母枭首,骂詈父母弃市

    北朝律

    子孙杀父祖处以车裂,父祖子孙用刀刃者五岁刑,殴杀者四岁刑,卖子一岁刑。卖五服内尊长者处死,卖周亲、妻、子妇者流刑

    A . 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 B . 司法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 C . 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 D . 法律中渗透了儒家伦理纲常
  • 2.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 . 记载的真实性 B .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 . 修撰的政治性
  • 3.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
    A . 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 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C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 4. (2017高一上·西宁月考) 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

    A . 分化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B . 权力由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 C .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 .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 5.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
    A .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 .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 6. (2016高三上·西安期中) 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段材料的核心内容是(   )

    A . 清朝设置台湾府 B . 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C . 清朝时台湾盛产食糖和粮食 D . 大陆移民是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
  • 7.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 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 . 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 . 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 . 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 8. (2016高三上·东莞期中) 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   )

    A . 皇权至上 B . 皇帝年幼昏庸,母后主政 C . 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 D . 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
  • 9. (2015高二上·湖州期中) 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呼有严格的制度,对去世的帝王称呼大体分为谥号、庙号。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事迹而定,庙号是在宗庙立牌祭祀时的称谓。下列各项中属于庙号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康熙帝
  • 10. (2015高二上·宝安期中) 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 . 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C . 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D . 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 11. (2017高一上·江西月考)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 .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12.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 . 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C . 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 D . 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 13.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14. (2018高一下·开鲁期末)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此做法(    )
    A . 说明商王愚昧无知 B . 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 C . 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 D . 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
  • 15. (2018高二下·绵阳期末) 学者许焯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16. (2018高三上·广东模拟)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 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 .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 .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
  • 17. (2018高一下·汕头期中) 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的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安史之乱 C . 杯酒释兵权 D . 胡惟庸案
  • 18. (2018高二下·温州期中)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①三公九卿制

    ②内外朝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军机处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18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史记》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道间的一场争论。黄生认为上下有别,汤武革命,以臣诛君,大逆不道;辕固生的反驳极为有力:照你所说,“高帝(汉高祖)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结果显然是儒生辕固生赢了。据此可知(    )
    A . 儒学成为汉初的统治思想 B . 道家思想不适应现实需要 C . 汉初“百家争鸣”仍然持续 D . 争论触及了政权的合法性
  • 20. (2018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
    A . 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 B .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 . 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 D .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 21.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君臣座位的变化 C . 丞相地位的下滑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 22. (2017高一上·诸暨月考) 2018年2月16日为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 中央集权 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 23. (2017高一上·诸暨月考)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B . 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 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D . 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 24. (2017高一上·金沙期中) 梁启超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看,材料强调的是(    )
    A . 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原因 B . 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作用 C .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 D . 中国古代地方权力的发展趋势
  • 25.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 . 神权与王权结合 B . 以等级关系为纽带 C . 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以地域关系为基础
  • 26. (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 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以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 .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 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27.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如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 B . C . D .
  • 28. (2017高一上·蔡甸月考)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29. (2019高一上·蛟河月考)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
    A .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 .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 30.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 .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D .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