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该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物质;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若金刚石质量为 并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
则m1m2(填“<”、“=”、“>”),理由为。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①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甲烷(CH4)、乙炔(C2H2)和丙烷(C3H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2H2燃烧时有浓烟。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①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B处下方的酒精喷灯,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②尾气处理的方法为.
③某同学认为:可以利用通入的一氧化碳总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你认为是否合理?原因是。
④《自然》杂志刊载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一: 4K2FeO4 2Fe2O3+4K2O+3O2
方案二: 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①若用方案二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②以上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案中,你认为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F瓶中
①生成CO2的质量为g;
②该石灰石的纯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