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所发挥的作用,不包括(    )
    A .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 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C . 打击高利贷 D . 打击官僚贵族特权
  • 2. 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 )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 . 二者都对 B . 二者都错 C . 前对后错 D . 前错后对
  • 3. 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这是因为(     )
    A . 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 . 对农民剥削严重 C . 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 . 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 4.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A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 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 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 5.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叹曰:“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据此推断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 . 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B . 宋神宗态度摇摆不定 C . 改革急于求成 D . 措施过于激进
  • 6.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 .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 .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 .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 7. 王安石变泫中“市易法”规定:出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2017高二下·会宁期中)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胜于加赋。”司马光的本质意图是(    )
    A . 反对与普通百姓争利 B . 反对王安石的理财措施 C . 反对任何变法改革 D . 反对向百姓增加赋税
  • 9.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
    A .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D .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 10. 有人认为:“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还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王安石变法简论》)。该观点(    )
    A . 论据充分,结论正确 B . 论据充分,结论不正确 C . 论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D . 论据不充分,结论不正确
  • 11. (2024高二下·湛江月考) 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
    A . 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 . 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 . 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 . 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 12. 苏轼对青苗法评论道:“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之弊。”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青苗法实现了最初目的 B . 农民解除了高利贷负担 C . 反映了青苗法的实效与初衷相背离 D . 守旧官僚群起反对王安石变法措施
  • 13.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 .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 .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 . 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 .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14. (2020高一上·元氏期中)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5.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认识较准确、全面的是(  )
    A . 使北宋改变了积弱局面,与辽、西夏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B .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 . 选拔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D . 使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 16. “惠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如警守,吏禄绝贪餮。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理财和军事措施   

    ②肯定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  

    ③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④王安石变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7. (2019高二下·辽源月考) 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A . 加强军队建设 B . 重视精兵简政 C .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 . 大力发展经济
  • 18.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    )
    A .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 . 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 . 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 . 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 19. 熙宁四年(109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段君臣对话说明北宋中期社会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A . 皇权受制于士大夫 B . 士大夫反对任何变革 C . 改革损害官僚集团利益 D . 改革未能兼顾国家与百姓
  • 20. 朱熹尝论”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在朱熹看来,王安石令人失望的原因是(    )                 
    A . 改革内容偏颇、用人不当、改革致乱 B . 性格固执、偏听偏信、资金不足 C . 言行不一、朝廷猜忌、性格偏执 D . 触犯利益既得者、同僚倾轧、急于求成
二、非选择题
  • 21.

    根据漫画“王安石变法”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表格内容。

      类  别

      措  施

      理  财

       

      整  军

       

      取  士

       

      措  施

      理  由

    2. (2) 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请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因瘁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

    “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结、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

    一一王夫之《宋论》

    材料二:荆公变祖法,志岂在荣利。盖本豪杰流,欲创富强治。高可追中商,苏绰乃其次。及思法必行,势须使指臂。群小遂竞进,流毒不可制。推原本其怀,因与权奸异。始知功名心,亦是祸人世。

    ——赵翼《读史二十一首》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王夫之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观点。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赵翼的观点。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

    (一)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二)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王安石《临川丈集》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1. (1) 据材料一,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并对王安石的结论作扼要评价。

    2. (2) 材料二、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的共同缺陷是什么?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有何启示?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 (2) 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根据材料三,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宋人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其理由。
    2. (2) 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 (3) 综合上述材料,在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