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的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实现这些目标。”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一 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材料二 为人民歌唱——为工人歌唱;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放债者对人民怒目——国王和贵族,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
他们满以为——我们会垂着手挨饿,看他们狼吞虎咽?
他们会明白——转错了念头,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
我们不好争——我们爱生活,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
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请回答:
材料一 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被称为1832年改革法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材料二 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
①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②年满二十一岁者;
③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④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⑤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冒名顶替或伪装选民证等项情事,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停止其选举权。
——《人民宪章》
请完成:
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时的议会选举制度,议会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工业革命后,许多地区和城镇经济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选派议会代表的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1年辉格党内阁提出改革方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该法案遭到贵族院否决。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67年保守党内阁又提出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在下院的席位,分配给工业城市;降低选民资格。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135.9万人,扩大到了245.5万人;城镇选区公民,除寄宿制工人外都取得选举权,但农业工人和不住在城市镇选区的产业工人(包括矿工),都没有选举权。
材料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进行第二次国会选举改革,使广大小农和一部分高工资农民工人获得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规定每54 000人选举议员一人;除二十二个城市选区外,一律实行单议员选区制。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