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1-10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 .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 . 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 2.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 . 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 . 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 . 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 3.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小题。
    1. (1) 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
      A . 哈大线 B . 陇海线 C . 大秦线 D . 宝成线
    2. (2)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 .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 . 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 . 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 . 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3. (3) 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 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 . 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 .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 4. 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 .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 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 . 增加经济产值 D . 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 5.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 .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6.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小题。
    1. (1) 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 . 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 . 环境和技术 C . 交通和市场 D . 原料和能源
    2. (2) 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
      A .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 . 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 . 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 . 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 8. 对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江三角洲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松嫩平原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B . 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和商业较发达,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 . 长江三角洲的黑土肥沃,人均耕地面积更大 D . 松嫩平原的水热条件比长江三角洲要好
  • 9. 关于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 . 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 .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 . 水热条件比较差
  • 10.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中,不包括(    )
    A . 市场 B . 劳动力 C . 环境污染 D . 内部交易成本
  • 11. 我国中西部地区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产业转移,其目的是(    )
    A . 扩大市场 B . 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C . 美化环境 D . 加强形象建设
  • 12.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据此完成小题。
    1. (1)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CPU

      A . ③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⑤
    2. (2)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
      A . 经度、距离、海拔 B . 经度、纬度、海拔 C . 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 . 到两级、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 13.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 . 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 .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 .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 14.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5.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正确的是(    )
    A .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B .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C .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D . 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 16.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小题。
    1. (1)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 B . 风蚀作用 C . 水蚀作用 D . 沉积作用
    2. (2)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 滥伐森林 B . 过度放牧 C . 开山取石 D . 环境污染
    3. (3)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 .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 .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 彻底退耕还林
  • 17.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小题。
    1. (1) 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 . 北部地区 B . 南部地区 C . 中部地区 D . 北部和中部地区
    2. (2)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3) 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 .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 较高的科技水平 C .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18. 读下图,完成小题。

    1. (1)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 耕地、林地、草地 B . 耕地、草地、林地 C . 草地、林地、耕地 D . 草地、耕地、林地
    2. (2) 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A . 土壤贫瘠 B . 地形平坦 C . 低温冷害 D . 人均耕地少
  • 19.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 土壤十分贫瘠 B .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20. 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 .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 .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 . 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 21.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①②④⑥
二、<b >非选择题</b>
  • 22.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10“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
    2. (2) 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
    3. (3) 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 (4) 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23.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该图是省,其所在地形区为四大高原之一的
    2. (2) 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太原所在地属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
    3. (3)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为主,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因此,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本地区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4. (4) 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从减少SO2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
  • 24. 读图,回答问题。

    1. (1) 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 (2) 近年来A周边地区(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
    3. (3) 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