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19-04-09 浏览次数:4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复兴征途路漫漫,如今铿锵再启程。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以下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正确的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 C . 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改变 D . 进入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作出根本性改变
  • 2. 面对台湾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台独行径,中国政府表示:“有能力、有信心、有经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里的“有能力、有信心、有经验”是指(  )
    A .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制度自信;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B .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C .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D .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 3. 2018年7月3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不忘初心”中的“初心”是指(    )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坚持从严治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4.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数”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这就是“塞罕坝”五十多载的写照。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赛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荣相克关系

    ②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度开发资源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自然环境是人类的金山银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5. 截至2016年,我国继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及其他液体燃料的消费国;亚洲地区已经超越北美及欧洲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石油消费最大的区域(如下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轻我国对原油进口依赖度的是(    )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②大力发展新型替代能源

    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18年5月11日,苏-35战机首次与轰-6K战机编队飞越巴士海峡,实现了绕岛巡航模式的新突破,彰显了空军体系作战能力的新提升。空军作战能力得到提升,需要(    )

    ①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科学家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④我国把科技摆在首要位置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鼓励万众创新(    )

    ①体现了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

    ②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③表明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

    ④就要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2018年3月2日,央视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式上映,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中国、共享小康、开放中国等角度对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加以集中展现。“我的国”之所以“厉害”,是因为(    )
    A . 党和政府采取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 B .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C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依赖海外先进技术人才 D .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9. 2017年12月3日起,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和综合频道。该节目一经播出,持续走红,这表明(    )
    A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凝聚力效应 B . 文化具有多样性,外来文明难以被吸收、接纳 C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吸收的唯一原则 D .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10. 百年复兴梦,百年奋斗史。让中国人民从“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人是(    )
    A .   孙中山 毛泽东 江泽民  习近平 B .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习近平 C . 鲁迅  毛泽东  邓小平  习近平 D .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胡锦涛
  • 11. 2018.3.11日江苏警方通报称,两名男子日前通过网络发布极端言论寻衅滋事,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其中一名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涉及南京大屠杀的极端言论。这类的“精日(精神日本人)”分子没有履行(    )的基本义务。
    A .   批评建议 B . 服兵役 C . 依法纳税 D .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12. 《工商时报》26日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最显而易见的两岸相关因素,是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大陆来台旅游人数大减,并且绿营主政市县农产品销路不畅。“九二共识”的核心与实质是(    )
    A .   一中各表 B . 一中一台 C . 一个中国 D . 两个政府共治
  • 13.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彻底贯通港珠澳三地交通,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 .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 .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 14.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    )
    A .   物质文化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 B . 精神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 . 美好生活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 D .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15.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2018 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

    ①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

    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系列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难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全国两会座谈会上,习近平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4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硕果累累(如图1所示)。

    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材料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硕果累累揭示出什么道理?
    2. (2) 完成图2年代尺。为实现④处的目标,你认为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3. (3) 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何在?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党和国家为什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三个方面即可)?
    2. (2) 联系上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谈谈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坚持或树立了哪些生态文明理念、实施了哪些发展战略或国策?(两个方面即可)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13日上午10时10:01,警报声准时响彻南京上空。

     

    材料二:这是第五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仪式立法的第一年;也是《南京市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将“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后的公祭日。

    1. (1) 材料一中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祭奠哪一场战争的死难者?从文化角度分析设置公祭日的意义。
    2. (2) 《南京市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体现了法治中国的哪些要求?我们能够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哪些贡献?
    3. (3) 今天,我们以国祭之礼缅怀遇难同胞,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你认为这场悲壮的民族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警示?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出色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10亿,中国在电商、移动支付、生活服务、智慧家居、智能出行等领域全都领先全球。

    材料二:漫画《中国手机》(如图)

     

    注: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了石油、粮食,位居所有进口商品的第一位,也是中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1. (1) 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该如何破解缺“芯”之痛?
    3. (3) 少年兴,则国兴。我们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做哪些贡献?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 (1)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宪法在我国处于怎样的地位?
    2. (2) 结合材料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哪一基本治国方略。
    3. (3) 要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