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0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反映的是( )

    A . 法家的改革思想 B . 道家的无为思想 C . 儒家的民本思想 D . 墨家的尚贤思想
  • 2.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下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学著作是( )

    A . 《诗经》 B . 《离骚》 C . 《上林赋》 D . 《将进酒》
  • 3.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宴),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主要反映了( )

    A . 汉家“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B . 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 . 汉宣帝时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D . 汉宣帝时各学派间的融合交流
  • 4. (2018高三上·兴化模拟)

    下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

    A . “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 . “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 . “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 . “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 5.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的高度评价。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司南发明于春秋时期 B . 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南宋 C . 西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 . 火药在唐朝应用于军事
  • 6.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

    A . 格物致知 B . 发明本心 C . 知行合一 D . 经世致用
  • 7.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

    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8.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评价的思想是( )

    A . “中体西用” B . 维新变法 C . 民主共和 D . 民主科学
  • 9.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剑桥中国史》中记载近代中国某一思想家“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该思想家为( )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陈独秀 D . 毛泽东
  • 10.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评判。”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 . 戊戌变法时期 B . 清末新政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 11.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的(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12.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人民日报》曾对毛泽东某一著作发表社论:“明确指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疾风暴雨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该著作为( )

    A . B . C . D .
  • 13.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已步入壮年的考生这样自勉也是自嘲:“一颗红心两个准备,考上了感谢邓小平,考不上批判‘四人帮’。” 出现这一情景源于( )

    A .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 高考制度的恢复 C . 改革开放的实行 D .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14.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搜狐网CEO张朝阳感慨地表示:“当时在美国的时候,也看过许多记录片,什么阿波罗登月等等,当时的感觉就是,美国真是太强大了。那么,这一刻我想说的是,现在轮到中国了!”与之有关的新中国科技成就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 15.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材料中“他”是()

    A . 普罗泰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伏尔泰 D . 康德
  • 16.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爱因斯坦曾夸赞一位伟人:“他伟大而清晰的观念,作为自然哲学领域里整个近代概念结构的基础,将永远保持它独特的意义。”材料中“他”(   )

    A .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 . 发表了相对论 C .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 . 提出量子假说
  • 17. (2019高二下·江苏期中)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材料突出强调( )

    A .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 .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 .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 . 坚持社会契约的政治主张
  • 18. (2018高三上·兴化模拟) 某一美术流派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下列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 . B . C . D .
  • 19.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在“它”的推动下,交通领域出现的新发明是( )

    A . 火车 B . 电车 C . 汽车 D . 飞机
  • 20.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 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该作品应该是( )

    A . 《巴黎圣母院》 B . 《人间喜剧》 C . 《等待戈多》 D . 《百年孤独》
  • 21. (2019高二上·镇江月考) 1911年,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第七艺术。”“第七艺术”诞生于( )

    A . 伦敦 B . 好莱坞 C . 巴黎 D . 柏林
  • 22.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弗洛伊德曾经这样评价某学说:“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该学说创立于( )

    A . 17世纪初期 B . 18世纪中期 C . 19世纪中期 D . 20世纪初期
  • 23.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引力波”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促进了量子论的发展成熟 B . 宣告了现代物理学的创立 C .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 . 推动了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期
  • 24. (2018高三上·兴化模拟) “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前言》)这一要求反映的是( )

    A . 全球史观 B . 革命史观 C . 文明史观 D . 社会史观
二、综合题
  • 25.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宋代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 (2) 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3. (3) 宋代的思想文化虽然繁荣,但是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 26.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论》中说:“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中心的一环,都有这种为时代所规定的特色所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国图志》五十卷……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然则,执此书即可驻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吾人果欲於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於伦理上保守纲常阶段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材料四  外国革命是由争自由而起,奋斗了两三百年,生出了大风潮,才得到自由,才得到民权。……民族主义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但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二主张的异同。

    2.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国思想界的时代课题”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 27.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个人主义的成长是人性的体现,应该辩证的看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问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

    2. (2) 据材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期间康德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提出的主张。

  • 28.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 (2) 据材料二,从国内外形势两个方面分析“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

    3. (3) 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