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高中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3:牛顿运动定律

更新时间:2019-03-28 浏览次数:33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A . 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 . 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 .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 .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 2. (2015高二下·桐乡期中)

    在卫生大扫除中,某同学用拖把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减小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   )

    A . 拖把将做减速运动 B . 拖把继续做匀速运动 C . 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小,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小 D . 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大,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大
  • 3. (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 ;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原长为 B .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 .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 D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4. (2018·全国Ⅰ卷)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6·太原模拟)

    如图,长木板C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A、B、C的质量mA=mC=m,mB=2m,A、B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物块上,当F由0逐渐增大时(   )


    A . 当F=μmg时,A与C开始相对滑动 B . 当F=2μmg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C . 一直增大F,B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D . 无论F多大,B和C总保持相对静止
  • 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 , 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7. (2018·衡水模拟)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力F的大小恰为2mg.则( )

    A . 物块B刚要离开C时B的加速度为0 B . 加速度a= g C . 无法计算出加速度a D . 从F开始作用到B刚要离开C,A的位移为
  • 8. (2017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之比为4:1 B . 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C . 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 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 9. (2017高三上·河北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M足够长的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斜面体给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B .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C . 若将力F的方向突然改为竖直向下,小物块仍做加速运动 D . 若将力F撤掉,小物块将匀速下滑
  • 10. (2018·上饶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通过轻绳相连,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各段轻绳均在竖直方向上,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体B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mg的恒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2m B . 施加外力后,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 g C . 施加外力后,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 g D . 系统加速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三、实验探究题
  • 11.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 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 (1) 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 (2) 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3. (3) 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 (4) 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综合题
  • 12.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 (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 (1) 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 (2) 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 (3) 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 13. (2018高一下·辽宁期中) 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4 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1 kg的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若物块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2,AB两端相距6 m,

    1. (1) 求物块从AB 所用的时间;
    2. (2) 求物块从AB产生的摩擦热是多少?(g取10 m/s2)
  • 14. (2019·武汉模拟) 水平面上固定着倾角θ=37°的斜面,将质量m=1kg的物块A从斜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其加速度a=3m/s2。经过一段时间,物块A与静止在斜面上的质量M=2kg的物块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之后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sin37°=0.6,co37°=0.8,求

    1. (1) 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 (2) 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15.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如图所示,倾角α= 、长度x=9 m的固定斜面,其底端与长木板B上表面等高,原来B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端与斜面接触但不粘连,斜面底端与木板B的上表面接触处圆滑。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最终A刚好未从木板B上滑下。已知A、B的质量相等,A与斜面及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1. (1) 滑块刚到达木板B时的速度v0多大?
    2. (2) 通过计算分析:当A滑上B的上表面后,B是否仍保持静止?
    3. (3) 从滑块到达木板到与木板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 16. (2019·泸县模拟) 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 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0.1 kg和mB=0.2 kg,B所带电荷量q=+4×10-6 C . 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荷量不变.取g=10 m/s2 , sin 37°=0.6,cos 37°=0.8.

    1. (1) 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2. (2) 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6 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ΔEp=0.06 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 17. (2019高一上·揭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AB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v=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v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 (1) 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2) 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 (3) 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