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面对这份不虞之誉 , 这位衣着朴素的东北老人捋一捋胡须,面带微笑地回答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只是举手之劳,每个人遇到都会这样做的。”
②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一本好书,相信深度阅读一定会让我们读者从中获得作者的一得之见。
④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够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 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完全得益于公司董事长敏锐的眼光、非凡的魄力和扎实的干劲。
⑤在本次全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王教授的发言直击时弊,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可谓是空谷足音 , 引起很大反响。
⑥2018年12月29日,安顺迎来了近年来的一场大雪,雪花洋洋洒洒 , 大地白茫茫一片。
例:而今安在哉
DG辱华事件,除了愤怒,我们还应思考些什么?
将于11月21日晚举办的杜嘉班纳(DG)上海“The Great Show”时尚秀,因其设计师涉嫌在ins社交平台发表辱华言论而遭到网友的大幅抵制。与此同时,受邀参与本次大秀的中国明星、模特,先后发表声明拒绝出席。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DG官方迫于压力取消这次时尚秀。其实DG方此前公开的宣传视频由于带有辱华倾向,早已引起网友不满。在同系列广告中,其他国家的广告展现的是各自的特色和美好,而中国展现的却是丑化与尴尬,这样的表现方式令人无法接受。也许对于宣传视频,DG尚可以强行解释为因不了解对象国文化而弄巧成拙,而这次的公开辱华言论,DG方怎么也无法自圆其说。
《奢侈品之战》中曾提到:“在从事奢侈品这一社会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保有道德。这既指尊重别人,也指尊重自己。正如我们看到并倡导的那样,奢侈品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幸福感,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一点上,DG就失败的彻彻底底。
有些外国高奢品牌赚着国人的钱,却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当做儿戏,表面上高呼“热爱尊重中国文化”,潜意识里却带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中国的明显傲慢,我看到的不是品牌方的尊重与诚意,而是对中国文化、中国消费者的轻视与鄙夷。明星发表拒绝出席活动的声明,有关组织义正词严的谴责DG方的辱华言论,民众义愤填膺集体表达“零容忍”的立场,这表明人们从上到下都已到达愤怒的极点。然而,当我们在一腔愤怒泻之于口后,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又应该做些什么?
从巴黎世家到这次的DG,类似的事情不断重演。我们一次次愤怒,媒体一次次沸腾,接着愤怒又一次次被遗忘。让我们难过愤怒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偏见歧视而已。
有些品牌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假意的逢迎和今天的“歧视”不过就是一体两面,无论是假意逢迎还是被歧视,也许中国消费者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被所谓国际高奢尊重。既然如此,为何不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奢品牌呢?也许拥有了它,我们就有了自信和底气去直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对我们傲慢偏见的眼光,就拥有了核心的品牌竞争力去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艺术魅力。
奢侈品本身诞生于精妙的文化上,承载了艺术、享乐精神、梦想与人类的自我奖赏,其中亦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艺术作品的玄妙与精巧。可是为何中国作为文化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却没有像爱马仕、LV这样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牌?
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将它充分的挖掘出来,也没有自豪地将文化以现代艺术和高奢品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这种做法不是复制过去、重复历史,而是用现代的方式重现本土文化的精妙从而展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魅力。
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拥有诞生于我们自己文化根基的奢侈品,它应是高于商业世界的、尊贵的东西,我们应从历史中找寻它的根基。到那时我们致敬的是真正的,根植于我们本土的艺术。那是徽宗的瘦金体,是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是黄公望,是顾恺之,也是吴道子。那是一种真正的文化的延续,那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曾有过的美好发自内心的认同。
我们不愿一次次的被别人误解,那些所谓的高奢品牌甚至不愿意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艺术,就重复这种“长辫子、红衣服”的廉价快餐印象来敷衍中国的消费者。我只希望中国能够一步步加强自我的文化自信,重新建立起与过去的联结,到那时属于中国的高奢品牌必然会出现,那时的年轻人也会真的认同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奢侈品品牌观念。
(2018年11月21日《新京报》)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①荆轲塔,在河北易县的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②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①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③其实,秦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的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再现的。
④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是要亡的,天下依然是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竞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⑤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嚯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始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⑥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铃,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注】①延:邀请。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圆于教材、课本,而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目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大,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 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依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其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喜欢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干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两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若不阙泰,将焉取之
③亦去之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①,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②,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③,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如:
《徐霞客游记》——沉实至清,揽历史民俗之实录;详尽婉丽,集山水地貌之文章。
《人间词话》——风凋碧树,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在意与境中感受词人之心的赤诚,体会那份深藏百年的、无声的悲喜。
《平凡的世界》——走过岁月山河,历尽劫数,在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中依然不肯辜负理想,那是一个时代的奋斗。
似乎是一夜之间,一辆辆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出现在了城市各地。只需扫二维码,交上押金,就可以骑上单车,解决公交站与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多么方便。城市人很快都爱上了这价廉物美的“共享单车”。
随之而来的负面消息也不少。北京频发单车被损毁事件:有的单车零件缺失,有的被人额外加了锁,有的车身被贴上“刻章办证”,等等。南京仅某个街口就有近600辆单车因违章乱放被管理部门拖走。山东一男子因十几辆单车影响自己路边摆摊,而将车杂乱叠放成“一座小山”。
有人说共享单车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有人说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有人说共享单车会被随意停放、破坏,反映了企业运营的不成熟、政府监管的不力。
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从上述观点中选择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