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285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b>
  •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喜出(wàng)外    (xuān)腾    (pì)喻      脸(jiá) B . 不容(zhi)疑     狼(jí)      胆(qiè)     追(shù) C . 眼花(liáo)乱    (ruó)大     烦(zào)     应(hè) D . 一代天(jiāo)    酷(xiāo)    商(zhuò)    (zhù)足
  • 2.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国平认为:一个人________专注于精神生活,物质上的需求________必定十分简单。________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没有功夫关心物质方面的区区小事;他________于精神王国的伟大享受,物质方面便不再成为诱惑。

    A . 只有    才    因此    沉湎 B . 只有    才    因为    沉醉 C . 如果    就    因为    沉醉 D . 如果    就    因此    沉湎
  • 3.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如今全球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汉语热”,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左右。 修改:去掉“左右”。 B . 春天的望溪公园,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是人们游春的好季节。 修改:把“季节”改为“地方”。 C . 当今世界,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盛的一个关键。 修改:把“兴盛”改为“兴衰”。 D . 2017年末,90高龄的余光中先生辞世。当消息传来,使很多人悲痛不已。 修改:把“使”改为“让”。
  •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关雎》选自《诗经·秦风》。 B .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我们学过他的《钱塘湖春行》。 C .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铭”是一种文体,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 5. 选出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是“异”于内地的边城,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B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 C . “羌管悠悠霜满地”,夜寒霜浓之时,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D . 这首词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集中抒发了成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建功之志。
  • 6.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中的阿廖沙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粗野、自私,而外祖母善良、慈爱。 B . 《五猖会》中,记叙了这样的情节:父亲在“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让“我”背书,背不出就不许去看,等“我”背完书再去看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兴致。 C . 《水浒》中宋江的弟弟宋清谎称父亲病逝,让宋江回家,宋江回去后被官府抓住,刺配江州牢城。在去江州路上,遇到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 D .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让候补人员在细绳上表演跳舞,谁要是跳得最高,而且又没有跌下来,谁就被选中。
  • 7. (2019九下·萧山月考) 在今年的体育加试备考期间,小诺因厌烦艰苦的训练,想让父母托人开病假证明以便免考。如果你是小诺的同学,该怎样劝说她参加体育加试?要求至少用种修辞方法,70字左右。
  • 8. 古诗文默写。
    1. (1)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3)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
    4.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5)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7)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8. (8)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 (9)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10)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11. (11)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2. (12)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来表达。
二、<b >阅读理解(满分60分)</b>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钢有脚疾,不基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李纲: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备受李承乾崇重,②步舆:一种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于轿子。③三卫:唐禁卫军的合称。

    1. (1)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未尝稍降色          理顺 B . 竭忠尽之事          此悉贞良死之臣 C . 太子少师李纲有脚    虽乘奔御风,不以 D . 百里之命故          临崩臣以大事也
    2. (2)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

    3.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
    4. (4) 【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太子在拜师,求学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今年春节我回家

        ①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春节时回到老家乡下的老宅里。母亲平时一人独守那座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我住在省城,住在老家的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②然而,母亲虽住女儿家,却总是隔三岔五地要回老宅去。“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地往老宅跑了,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

        ③今年春天,我借出差的机会回乡。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宅去。我们姗姗而行在乡间的小路上:那口鱼塘,父亲撒下第一批鱼苗,也曾撒下全家致富希望的那口鱼塘,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碎金一般的粼粼波光;鱼塘四周曾经细弱的桑树,早已枝干粗壮,看着新发的嫩叶随风摇曳,我仿佛看到当初妹妹帮母亲采桑喂蚕的身影;远处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在水回里,背后黛色的群山像一道屏风,见证过我们一家人洒在田里的汗水。观今忆昔,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④进了老宅的大门,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父亲去世十年,我第一次回老宅,不知为什么,在他遗像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⑤“走,看看你的房间。”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放在原位,整齐而洁净。“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

        ⑥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岔五回家就为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⑦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的黑底花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亲手织的,尽管摸上去有些粗糙,但它令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双手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梳头柜,上面的相框内,是我当军官时的照片,以及与家人的合影。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家里有我这个连级干部,他们是那么的引以为豪!

        ⑧“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让我看。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这都是你爸爸给你攒的……”母亲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这是你的衬衣,没穿两次。”“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你都没来得及穿……”这么多年将我的所有作品和曾经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好!

        ⑨“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春节你们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记得!怎么不记得呢!”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眼睛很快模糊了……

        ⑩那一年冬天,我有了第一个孩子,趁春节回家探望父母,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的,母亲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

        ⑪我擦去眼泪,想到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我们再也没有回过老宅。“倒上热水还能用。啥时你带我两个孙儿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我和你爸早就准备好了。”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需物品应有尽有。我吃惊地张大嘴巴。母亲喃喃道:“你们要是回来,这些都能用上。”她抱过一床棉被和一条床单,放在我手上……

        ⑫棉被软软的,暖暖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觉有一股巨大的暖流涌遍全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

        ⑬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母亲惊诧地看着我,问:“你懂啥了?”我说:“今年春节我就回家来!”母亲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

    (选文有改动)

    1. (1) 选文标题“今年春节我回家”有什么含义?
    2. (2) 请你概括出父亲去世后母亲爱家人的情节。
    3. (3) 选文第③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 (4) 说说选文第④段中划线词语“不约而同”好在哪里。
    5. (5) 选文第⑩段的插叙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6. (6) 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在父亲“遗像面前哭得像个孩子”,可见“我”想起父亲心里非常难过。 B . 选文第⑧段中划线词“竟”既写出了“我”对父母保存自己作品和衣物的惊讶,也写出“我”内心的感动。 C . 选文第⑫段中“棉被软软的,暖暖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 D . 结尾段写母亲“双眼闪着泪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母亲内心的欣慰与感动。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题,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这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⑪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选文有改动)

    1. (1) 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B . 科学证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 C . 长期素食者,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D . 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吃鸡蛋,包括蛋黄。
    2. (2)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简要说明选文第⑦段划线词语“必需”不能删掉的原因。
    4. (4) 概括选文第⑩段的说明内容。
    5. (5) 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选文中仍建议高胆固醇患者适量摄入蛋黄,其理由除蛋黄营养丰富外还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三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三名男子而言,阅读,可以在他们眼前展现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暂时忘记战争的苦难,对和平更加憧憬,从而可以更勇敢地面对现实。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知识往往会让自己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智慧让自己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也让自己有能力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开创出一片丰富的天地。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④一生饱览群书的曾国藩,文章笔力雄厚。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以自己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为耻。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同时外化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游刃有余。因此,曾国藩作为人臣,他能在朝中纵横捭阖,让世人敬仰。作为同僚、上司,他圆融谦逊,深受爱戴;作为人父,他教子有方,其所留家训影响一辈辈后人。很多人把曾国藩的成功归结为他在阅读中所汲取的营养。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他就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令人动容的,不仅仅是他超多的诗词记忆量,也不全是他以低微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是源于阅读的滋养。这样丰沛的内在,必然使他在生活中比普通人有了更多的感悟,人生会增加更多意趣。

        ⑥远离阅读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就好像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即使再豪华,也会因缺少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变得阴沉憋闷。但也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多彩,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在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在观察。这样的阅读,既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能创造丰富的生活。所以说,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选文有改动)

    1. (1) 请选择填入选文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 . 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C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2. (2) 简述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 (3) 议论文所举事例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请概括说明第④、⑤段的两个事例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4. (4) 选文第⑥段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关于“如何阅读”你有怎样的观点?请写出三条。
三、<b >写作(满分60分)</b>
  • 13.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风雨中,我心依旧

    题目二:                      让我醉了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