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0 浏览次数:1207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B . 石油 C . 太阳能 D . 天然气
  • 2. 题图所示,袋鼠妈妈将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草地 B . 袋鼠妈妈 C . 天空 D . 小袋鼠
  • 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40cm B . 人的正常体温为37℃ C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0kg D . 空调的额定功率为100W
  • 4. 题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 . 河水看上去“较浅”   D .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 5. 许多交通事故是因物体惯性造成的.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A . 系安全带 B . 保持车距 C . 限速行驶 D . 靠右行驶
  • 6. 题图中的四种操作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A . 甲图中,有人触电无法切断电源时,立即用干木棍挑开电线 B . 乙图中,用手握住测电笔的金属杆判断插座是否有电 C . 丙图中,熔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熔丝接入电路 D . 丁图中,直接用潮湿的手去拔插头
  • 7. 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
    A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 .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 8. 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   )
    A . 温度降低 B . 密度变小 C . 热量增多 D . 内能增加
  • 9. 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文具盒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文具盒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以上三对力中没有一对是平衡力
  • 10.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 .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C .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 .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二、<b >填空题</b>
  • 11. 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 (1) 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
    2. (2) 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3. (3) 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 12. 请你读出题图中三种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写在对应的空格处.

    1. (1) (a)图中的物体长度是 cm
    2. (2) (b)图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3. (3) (c)图中的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
  • 13.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因摩擦将能转化为地面、轮胎和空气的.转化后,这些能将无法再自动转化为使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这种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性,但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
  • 14.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

  • 15. 我国成功地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与地面之间是利用传递信息的.船用声呐装置是利用探测水下目标的.
  • 16. 题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8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为

  • 17. 题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把重40N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2m,所用拉力为25N,此过程拉力做的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用动滑轮提升物体能省力是因为动滑轮实质上是杠杆.

三、<b >解答题</b>
  • 18. 按题目要求作图:
    1. (1) 在题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 (2) 在题图2中,画出力F的力臂(图中O点为支点).

    3. (3) 在题图3中,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苹果所受重力G的图示.

    4. (4) 在题图4中,标出条形磁体的N、S极(图中小磁针黑端为N极).

  • 19. 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呈船形,比普通坦克要大,既可在陆地上行驶,又可在水面上航行.已知坦克的总质量m=2.4×104 kg,取g=10N/kg.
    1. (1) 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履带着地的总面积S=4m2 , 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2. (2) 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 20.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 (1)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 (2) 测量石块质量时,右盘有2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天平恰好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g.

  • 21.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其既能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

    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是

  • 22. 题图是小华同学用微型电扇研究“电磁转换”的实验:

    1. (1) 小华将微型电扇的插头接入家庭电路,电扇旋转,如题甲图所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工作过程中,电扇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2. (2) 小华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如题乙图所示,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
  • 23.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冰熔化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有快有慢,他们想知道影响冰熔化速度的因素,于是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2:冰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1. (1) 请你列举生活中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2. (2) 小丽同学对“猜想2”有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猜想2”,小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量出50mL蒸馏水3份,分别倒入容积都为50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时间.

      (d)用字母A、B、C分别给3个烧杯做标注.

      (e)把模型盒从冰箱里拿出来,迅速将每个冰块放入对应的烧杯中.

      (f)观察并记录三冰块熔化所用的时间.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实验中的三冰块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①该实验方案步骤(a)、(b)的设计目的是:

      ②小丽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冰块的形状会影响冰块熔化速度,在这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是:,并说明理由:

  • 24. 小华的物理老师在上课之前,测定了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I与U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U/V

    0.20

    0.80

    1.40

    2.00

    2.50

    2.90

    I/A

    0.02

    0.08

    0.14

    0.18

    0.20

    0.21

    1. (1) 从数据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A,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额定功率为 W.
    2. (2) 小华想亲自做一次,看能否测得同样的数据.于是她设计了如题(a)图所示的电路,准备对该小灯泡进行再次测量,小华找来了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物电路,其中电源用的是2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50Ω1A”.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图(a)图所示电路,帮小华将题(b)图中缺少的两根导线补充连接完整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③小华能通过这个实验得到上述表格中的每一组实验数据吗?(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