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考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试题(二)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00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珠海模拟)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òu)    劳(ɡào)    川流不息   金榜提名 B . 阖(bǎi)    商(gǔ)      受益匪浅  重蹈覆辙 C . (jiá)     债(juàn)     披沙捡金   呕心沥血 D . 然(qiǎo)   然(ɡá)      钟罄齐鸣   谈笑风生
  • 2. (2017·珠海模拟)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       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会到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       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了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A . 流逝   闪烁   启发 B . 流逝   闪耀   启示 C . 流泻   闪烁   启示 D . 流泻   闪耀   启发
  • 3. (2017·珠海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 使得大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 4. (2017·珠海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形成危害的物种。 B .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造成的。 C . 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 D . 美韩展开大型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对此反应强烈,这使朝鲜半岛甚至整个东北亚的军事、政治形势日趋紧张,世界和平前景堪忧。
  • 5. (2017·珠海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二、古诗文阅读
  • 6.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 , 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1. (1)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之,果枉            廉:查访 B . 会后侍帝食,不酒肉    御:进献 C . 付宫正,则酌其矣      平:平息 D . 帝为光禄官            饬:整顿
    2. (2)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帝前殿决事,震怒 帝告以振恤 B . 帝恻 , 投箸起                       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 C . 帝曰:“为?”      且医能活人 D . 民家子弟延师                       谁为大王此计者
    3.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且文忠素贤,(则)宪言可信乎? B . 后曰:“赎罪罚役,(乃)国家至恩。 C .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遂)谢曰 D . 死生,命也,(虽)祷祀何益!
    4.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极力劝谏。 B . 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让朱元璋认识到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 C . 马皇后不忍以己之病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察纳忠言,为天下苍生着想。 D . 马皇后仁慈宽厚,体察民情,不计私利,正可谓“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5. (5)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诗 人 贪 求 好 句 而 理 有 不 通 亦 语 病 也 如 袖 中 谏 草 朝 天 去 头 上 宫花 侍 宴 归 诚 为 佳 句 矣 但 进 谏 必 以 章 疏 无 直 用 稿 草 之 理 再 如 唐 人姑 苏 台 下 寒 山 寺 半 夜 钟 声 到 客 船 句 则 佳 矣 其 如 三 更 不 是 打 钟 时。(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 7. (2017·珠海模拟)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归去来兮辞》

    ②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滕王阁序》

    ③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氓》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前赤壁赋》

    ⑤凌余阵兮躐余行,,援玉枹兮击鸣鼓。《国 殇》

    ⑥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

  • 8.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1.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B .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 C .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 D . 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
    2. (2) 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 (3) 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说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看法。(150字左右,8分)

三、现代文阅读
  • 9.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和谐——“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黄朴民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黄金岁月,是古代政治走向清明、积极进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朽象征。在“贞观之治”的诸多优良传统中,“和谐”显然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它体现了“贞观之治”的本质属性,象征着“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兼容并蓄,宽容海涵”。唐太宗李世民以博大的襟怀与气魄,在治国经武时做到虚怀若谷,宽容包纳。这表现为:在制定方针,实施政策时,能够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将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在君主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能够容忍魏征等臣下的犯颜直谏,闻过则喜,在胜利面前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在人才任用上,能够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在民族关系处理上,能够摈弃狭隘的“夷夏之辨”畛域,打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的怪圈,奉行“胡汉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理念,甚至赦免宿敌颉利可汗的性命,从而最大程度上化解了长期以来因民族征伐而积聚的民族仇恨,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和而不同,因事设宜”。这一点,在“贞观之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在用人上,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像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位善谋,一位能断,唐太宗使两人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佳话。又如在边疆治理上,提倡“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不改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这样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宁,造就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

        “文武并用,恩威互补”。考察“贞观之治”,我们能够发现,唐太宗君臣在治国思维的选择和管理艺术的运用上,很好体现了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显著特点。如一方面,提倡法制,执法不避权贵;另一方面,注重教化,以温和的德治方式争取民心,“令上下同意”。一方面,勇于求谏,善于纳谏;另一方面,又敢于决断,雷厉风行。做到了“仁”与“礼”的有机统一,“德”与“刑”的相辅相成,张弛有章法,宽严有节度。又如在文化上,既推崇和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彻底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儒学式微局面;但同时又承认和鼓励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发展,让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再如,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一方面用怀柔羁縻的方式进行安抚,保证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另一方面又补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甚至打击手段,以战止战,同样做到了文武之道,张弛互补。

        “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这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这方面,“贞观之治”为后世封建社会树立了一个杰出的典范。首先是唐太宗践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的为君之道,带头提倡节俭,释放宫女,让利于民,“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奖励农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其次是对皇亲国戚多有约束,防止他们为非作歹,平添社会的对立。同时,根据“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原则,慎重选择地方官吏,整肃贪黩腐败,确保朝廷的安民方针与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其三是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达成相对的动态平衡。

        《资治通鉴》“贞观四年”记载:“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李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中间虽不乏封建史家的某些粉饰之辞,但所概括的“贞观之治”的显著成就,还是基本可以信从的,堪称一代治世的形象写照。而在这煌煌治绩的背后,所蕴涵的正是追求和谐、实现和谐、维系和谐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之时代精神,它作为“贞观之治”的核心内核,其价值、其意义乃是超越时空的,留给后人以永远的追慕与启迪!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   有删改)

    1. (1)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和而不同,因事设宜”体现在“贞观之治”用人方面,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 B . 在“贞观之治”时期,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C . 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达成了社会的动态平衡。 D . 唐太宗带头提倡节俭,让利于民,休养生息,奖励农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
    2. (2) 纵观全文内容,“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 10.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乐书

    宗璞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个分——合——分的过程。

        分就是要把各种书区分开来,也就是要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现在书出得极多,有人形容,写书的比读书的还多,简直成了灾。我看见那些装帧精美的书,总想着又有几棵树冤枉地献身了。开卷有益可以说是一句完全过时的话。千万不要让那些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侵蚀。即便是列入必读书目的,也要经过自己慎重选择。有些书评简直就是一种误导,名实不符者极多,名实相悖者也有。当然可读的书更多。总的说来,有的书可精读,有的书可泛读,有的书浏览一下即可。书经过区分,选好了,读时就要合。古人说读书得间,就是要在字里行间得到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得到言语传达不尽的意思。朱熹说读书要“涵泳玩索,久之自有所见”,“涵泳”就是在水中潜行,也就是说必须入水,与水相合,才能了解水,得到滋养润泽。王国维谈读书三境界,第三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豁然贯通,便是一种会心。古时有人自外回家,有了很大变化,人们议论,说他不是遇见了奇人,就是遇见了奇书。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要从合中跳出来,再有一次分,把书中的理和自己掌握的理参照而行。虽然自己的理不断受书中的理影响,却总能用自己的理去衡量、判断、实践。

        其实,这些都是废话,每个人有自己的读书法,平常读书不一定都想得那么多,随意翻阅也是一种快乐。因为从小在书堆中长大,磕头碰脑都是书,有一阵子很为其困扰,曾写了《恨书》、《卖书》等文,颇引关注。后来把这些朋友都安排到妥当或不甚妥当的去处,却又觉得很为想念,眼皮子底下少了这一箱那一柜或索性乱堆着的书,确实失去了很多。原来走到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宏论,感受到各种情感,这里那里还不时会冒出一个个小故事。虽然足不出户,书把我的生活从时空上都拓展了。因为思念,曾想写一篇《忆书》。近几年来眼疾发展,几乎不能视物,和书也久违了。幸好科学发达,经治疗后,忽然又看见了世界,也看见经过整顿后书柜里的书。我拿起几部特别喜爱的线装书抚摩着,一部《东坡乐府》,一部《李义山诗集》,一部《世说新语》,还有一部《温飞卿诗集》,字特别大,我随手翻到“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不觉一惊,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真诚和执著呢。

        寒暑交替,我们的忙总无变化,忙着做各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我和老伴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晚在一起读书,其实是他念给我听。朋友们称赞他的声音厚实有力,我通过这声音得到书的内容,更觉得丰富。书房中有一副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名贵的龙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四时读书乐,另两时记不得了。乃另诌了两句,曰:“读书之乐何处寻?秋水文章不染尘。”“读书之乐乐融融,冰雪聪明一卷中。”聊充结尾。

    (略有改动)

    1.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作者引用《四时读书乐》中的诗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十分完整。 B . 作者认为,读书有一个分—合—分的过程,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定要活学活用。 C . 文章提到曾写《恨书》、《卖书》、《忆书》等文,表达了作者对卖书的悔恨及对书的思念之情。 D . 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运用对偶修辞格写出了读书的快乐心情,亦使文章典雅脱俗。 E . 本文语言纯朴雅致,读之如同品味一杯清淡甘醇的新茶,慢慢为其内在的真情实感所吸引。
    2. (2) 阅读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分—合—分”的读书过程。

    3. (3) 结合文章,解说下面这句话的作用。

      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名贵的龙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4. (4) 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说,“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读书的至高境界”的体会。(220字左右)

四、作文
  • 11.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理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请你以“储蓄人生”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