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题五

更新时间:2017-05-31 浏览次数:314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17高三下·山西模拟) 《宋史·职官志》记载:“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予朝政,侍郎、给事中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职,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即唐朝拾遗、补阙)非特旨供职亦不谏净。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完善了中央官制 C . 保证了皇权独尊 D . 扩大了官吏来源
  • 2. 有学者指出,专卖制度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实行垄断经营,其目的主要是与商人争利。据此分析专卖制度中(   )

    A . 是重农抑商的体现 B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 . 就是官府垄断商业 D . 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 3. 学者俞荣根指出:“中国古代形成了复杂的礼法法律规范体系,包括由朝廷编纂、颁布的礼典体系,由朝廷编纂、颁布的成文律典为主干的律令体系和以礼义为宗旨、以礼俗为基础的乡规民约、家法族规等民间习惯法体系。”据此分析中国古代法律$来&源:ziyuanku.com(   )

    A . 实质是以法治国,尚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 . 公法民法并重,成文法和非成文法共生共荣 C . 以礼入法,礼法相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规 D . 对个人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给予应有的规定
  • 4. (2017·鹰潭模拟)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 .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 . 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 . 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 .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 5. (2017·鹰潭模拟) 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

    A . 分封远近 B . 爵位高低 C . 殷周成败 D . 嫡庶亲疏
  • 6.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各篇目的内容。该法侧重于(   )

    A . 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B . 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 C . 处理私人的权益纠纷 D . 规范公民的日常行为
  • 7. 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 B . 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C . 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 . 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
  • 8. (2019高二上·遂宁期末)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

    A . 人应该要服从自然指示 B . 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 . 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 . 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
  • 9. (2018高三上·寻乌期末) 1950年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驱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

    A .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 B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C . 美国对亚洲采取敌视政策 D . 两极格局在政治领域凸显
  • 10. (2018高三上·寻乌期末) 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一变化(   )

    A . 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B . 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 .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
  • 11. (2018高三上·寻乌期末) 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  )

    A .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 B . 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 C . 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 D . 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 12. 下列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 . 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 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 . 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 D . 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 13. (2017高二下·黄梅期中) 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劳动人民在摆脱贫困、文盲、缺乏公民权和经济权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们争取到了40小时工作周、妇女选举权、增加工资、强制性社会保险、罢工和工会组织合法化。材料主要表明(  )

    A . 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 B . 十月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 C . 十月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国际化 D . 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进程
  • 14. (2017·山西模拟) 1958年,法国、德国等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和葡萄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这些组织的出现(  )

    A . 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 B . 具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C .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 . 缓解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 15. (2017·山西模拟) 1921年12月,苏俄政府做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到了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据此可知苏俄(  )

    A . 修正了十月革命的奋斗目标 B . 彻底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 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 16. (2018高一下·桂林期中)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

    A . 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B . 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 . 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 17.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 . 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 .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 . 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 18. (2017·汕头模拟) 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当英美剧团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彭赞斯海盗》而获得巨大成功时,它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国有影响,是因为胡适把它引进了文化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

    A . 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 B . 历史记录并非完全真实可信 C . 人们无法完整的记录历史 D . 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 19. (2017·汕头模拟) 中国近代,全国性金融中心不断迁移,基本轨迹是: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这反映出近代(   )

    A . 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 B . 政治中心与金融中心始终分离 C . 中国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D . 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金融业
  • 20. 下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

    A .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B .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 .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D .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 21.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A . 蒸汽机 B . 汽车 C . 飞机 D . 电灯
  • 22.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

    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国际贸易的扩展

    ④交通运输的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3.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

    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业,发展较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陷入绝境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4.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 . 蒸汽机的发明 C .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 . 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 25. 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

    1865-1870

    54.2

    26.3

    5.4

    1886-1888

    59.5

    35.3

    10.4

    1895-1897

    55.9

    37.9

    15.8

    1907-1909

    87.6

    76.5

    40.3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 . 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B . 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C . 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D . 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 26. (2017高一下·金东期中)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 铁路建设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 . 铁路建设的水平领先于世界 D .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由主义
  • 27. (2017高一下·金东期中)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 .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联系 D . 新航路开辟带来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二、材料分析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近代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的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材料三

    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案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现代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启示录:1952,被雾毅扭转的英国》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中·华.资*源%库 ziyuanku.com

    3. (3)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纯计,从l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音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

    ——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偷入中国。

    ——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烟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据亨廷顿(美国)《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9世纪西方冲击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