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

更新时间:2019-06-19 浏览次数:3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字词书写</b>
  • 1.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qǐ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lüè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fēi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zhuō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二、<b>句子默写</b>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2.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3) 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4.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5) 韩愈的《晚春》中写万物不舍春天的离去,在暮春时节尽情绽放的诗句是
三、<b>文言文阅读</b>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但当涉猎

    ②以钱其口

    ③出相扶将

    非复吴下阿蒙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务:致力,从事。⑤伎: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忿然

      守荆南回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微颔之/当涉猎 B . 敢轻吾射/能辨我是雄雌 C . 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D . 睨之久而不/旦辞爷娘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岂汝先人志邪?

    4. (4)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 (5) 说说【甲】【乙】两文共同体现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b>名著阅读</b>
五、<b>综合性学习</b>
  • 6. 东方中学七(2)班想在下周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
    1. (1) 有同学献计可以举办爱国诗词朗诵会,请写出一联完整的爱国诗词。
    2. (2) 除了举办爱国诗词朗诵会,还可以举办什么活动?请写出三个。
六、<b>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

        “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1. (1) 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②她把心一横:“20就20。”

    3. (3) 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4. (4) 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上学

    铁凝

        三十年前,听朋友讲起他的农民老父亲。这位老父亲一生赶牛车、赶马车,没有坐过汽车、火车。后来,在城市读完大学又找到工作的儿子决意请父亲坐一次火车,并告诉父亲要坐快车。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火车还分快慢,就问儿子快车票便宜还是慢车票便宜。儿子答,当然是慢车票便宜。父亲惊奇地说,坐慢车的时间长,怎么反倒便宜?那时我们一边听朋友讲,一边笑,笑那老父亲的天真。

        三年前在新加坡,读到一则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年和一个老人清晨在公园跑步。青年矫健活泼,老人瘦弱迟缓。本来跑在老人后面的青年,很快就冲到了老人的前边。他优越感十足地回头叹道:“咳,你们这些老人啊,到底是跑不快了啊。”老人并不生气,边跑边对超过他的青年说:“年轻人,你的前边是什么呀?”青年说:“是路啊。”老人又问:“路的前边呢?”青年说:“还有一座桥。”老人说:“桥的前边呢?”青年说:“是一片树林。”老人问:“树林的前边呢?”青年说:“也许是山吧。”老人问:“山的前边呢?”青年说:“我看不见,恐怕就是生命的尽头了吧?”老人说:“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我心里一惊,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

        三个多月前我走进江南山中的一片竹海,请山民教我认新竹老竹。要知道,世间植物唯有竹子长得最快。据说,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将书包挂在一棵竹子上,坐在竹林里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够不着书包了。真是俏皮!我仿佛看见一棵挎着书包的新竹正蹿入云霄去天堂上学。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世故的快时代。我忽然想起朋友的农民老父亲。当年轻的我们笑他天真时,怎知他早就洞悉了慢的昂贵,就像公园里那位慢跑的老人。但当我想到那个跑步的故事,却也不打算责怪那位心怀优越感的青年。如果青春是用来挥霍的,他的确拥有快跑的资本。

        连快跑都不敢的青年,岂不是枉费了青春?于是我的眼前不断闪现出那棵挎着书包的翠绿新竹。它的速度令我恐惧,可它挎着书包的样子又让我开怀大笑:挎着书包的竹子毕竟不那么老谋深算,它是去上学吧,是去做人生的学徒吧。

    1. (1) 文章题目“竹子上学”拟得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好在哪里。
    2. (2) “我心里一惊,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如何理解这个画线句中的“苍凉的智慧”?
    3. (3) 面对“快”和“慢”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七、<b>诗歌鉴赏</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1) 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 (2) 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b>命题作文</b>
  • 10. 作文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写出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