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2016) /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64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B . 脉脉含情 C . D .
  • 2.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īng)纷    灶(táng)   (jiáo)字     生(chuāng) B . (là)八粥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发(jiū) C . (zà)酸菜    (hé)家     (kè)头       亲支近(mài) D . (chù)秸    (gē)瘩     梆(bāng)子    (bò)箕
  • 3. 下列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bò)(ji)   (lào)饼  B . ( hé)家         (gē) (da) C . 栗(lì)子           (shú)(jie) D . (chóng)        打( gēng )
  • 4. 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好运气) B . 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指非常迷恋、专注、狂热、爱好) C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指美女) D .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在潮水里搏击嬉戏)
  • 5.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渴望。 B . 《端午日》按时间顺序写了湘西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其中详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 . 《本命年的回想》按时间的推移,有详有略地写了炒年货、吃腊八粥等风俗,具体表现了运河乡亲过大年的风俗习惯。 D .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借中秋的月亮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想像丰富,构思独特。
  • 6. 下面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生命是一条河,有奔腾也有平缓。 B . 一路上,稻田的绿,菜花的黄,江水的银,汇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 . 远处的群山好似美人脸上的黛眉,秀美无比。 D . 天气炎热,连那大山也睡着了。
  • 7. 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ú shuǐ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浮水) B . 故每当两船竟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léi gǔ的种种情形。(擂鼓) C . 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bīn fēn,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缤纷) D . 月还没有落,仿拂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皎洁)
  • 8. 下列加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纷(bīng)  灶(táng)  字(jiáo)    生(chuāng) B . 八粥(là)  儿(shēn)  涿州(zhuō)   发(jiū) C . 酸菜(zà)  家(hé)   头(kè)     亲支近(mài) D . 秸(chù)   瘩(gā)   子(bāng)   箕(bò)
  • 9.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对下列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A . 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灶膛的温度之高,说明炒的东西之多和人们在享受一年劳动成果时的喜悦的程度之高。 B .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人们丰收以后的喜悦之情,过年时物质生活的丰富。 C . 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即使在节日期间也不停止劳作。 D .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灶膛的温度之高,说明炒的东西之多,人们过年时物品富足。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对一般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球迷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B . 昨日,已逝女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追思会在台北举行,参加这次追思会的有一位来自大陆的特殊祭拜者,曾在《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女演员沈洁。 C .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 .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时候,能不能又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 11.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分别为(   )

    ①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②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坑烫得能烙饼。

    ③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④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A . 拟人  夸张  拟人   对偶 B . 夸张  夸张  拟人   拟人 C . 拟人  拟人  拟人  拟人 D . 比喻  夸张  拟人  对偶
  • 12. 阅读《本命年的回想》第三段,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有(   )

    A . 预热 B . 增温 C . 红火 D . 发烧
  • 13.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属于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年情况的事件(   )

    A . 炒年货   B . 吃腊八粥      C . 买糖果       D . 换门神 
  • 14. 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有(   )

    A . 谷雨  B . 立春  C . 冬至 D . 立秋
  • 15. 以下属于刘绍棠代表作的有(    )

    A . 《夏天》 B . 《京门脸子》 C . 《运河的桨声》 D . 《蒲柳人家》
二、填空题
  • 16. 本文《本命年的回想》作者(流派)作家,所谓“本命年”,即是。你能写出十二生肖中的几种吗?

  • 17. 《本命年的回想》文中对旧年习俗信手拈来,如等,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 18. 想想你家乡过年的风俗,就其中一二种。

  • 19. 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 20. 阅读下列对联,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①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②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③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至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全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掺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

    1. (1) 选文第一段中说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                                             

    2. (2) 你怎样理解课文中所说的“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这一复杂的思想感情?

    3. (3) 下面对“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这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奶奶在新年到来前表达的美好的愿望。 B . 这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 奶奶的心情是愉快轻松的,因为能为亲人祝福是幸福的。 D . 奶奶这是无知的表现,迷信思想过重。
  • 22.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1. (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诗歌?指出诗歌中加粗的词的含义。

    2. (2) 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