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 | 2 | 3 | 4 | 5 |
条件 | 26℃光照 | 26℃黑暗 | 26℃光照 | 10℃光照 | 10℃黑暗 |
材料 | 池水 | 池水 | 池水+鱼 | 池水 | 池水+鱼 |
2小时后的溶 解氧变化(μg) | 0.378 | -0.065 | -0.758 | -0.03 | -0.215 |
将45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处理。各组大鼠在相同的环境下饲养4周后,进行了水迷宫实验:将大鼠放入水中,进行逃生训练,记录各组平均逃生时间及典型逃生路线,结果分别如图、如图所示。
分组 处理 |
A组 |
B组 |
C组 |
40 mg/kg 白藜芦醇预处理四周 |
- |
+ |
|
手术结扎颈动脉(血流量减少30%) |
+ |
+ |
注:+表示进行处理;-表示未进行处理
①逃生训练前对A组的处理是。
②如图所示的结果为。
③综合如图、如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与野生型相比,osd1、spo11-1、rec8三个基因同时突变的纯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与(填“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相同。请据图说明原因。
①野生型和bb突变体种子在外观上没有差别,但是显微观察发现,bb突变体的胚发育早期停滞或者只分裂不分化。用Bb和BB进行正反交,将产生的F1代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子代 亲本组合 |
萌发种子 (BB) |
萌发种子 (Bb) |
未萌发种子 (Bb) |
|
1 |
♀BB × ♂Bb |
59 |
62 |
28 |
2 |
♀Bb × ♂BB |
35 |
32 |
0 |
推测杂交组合1子代中部分种子不萌发的原因:。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选取B基因存在个别碱基差异的J品系和I品系进行杂交,在授粉2.5小时后提取受精卵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B基因,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说明:受精卵中B基因的mRNA是由(填“父本”或“母本”)的B基因转录而来。
③b突变基因中发生了1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不能被限制酶SphI切开。Bb自交所得种子中有部分不萌发,将野生型和未萌发种子的B/b基因用SphI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未萌发种子的基因型为:。
群体 |
生境 |
基因多样 性(H) |
Shannon 信息指数(I) |
全碳 (g·kg-1) |
全氮 (g·kg-1) |
电导率 (ms·cm-1) |
群体1 |
非潮汐湿地 |
0.077 |
0.133 |
23.24 |
0.90 |
2.25 |
群体2 |
非潮汐湿地 |
0.082 |
0.142 |
13.27 |
0.41 |
2.01 |
群体3 |
非潮汐湿地 |
0.082 |
0.141 |
24.48 |
0.91 |
2.27 |
群体4 |
潮汐湿地 |
0.101 |
0.176 |
26.29 |
0.73 |
5.87 |
群体5 |
非潮汐湿地 |
0.088 |
0.152 |
16.19 |
0.48 |
1.79 |
群体6 |
非潮汐湿地 |
0.082 |
0.142 |
13.97 |
0.34 |
1.60 |
群体7 |
潮汐湿地 |
0.107 |
0.185 |
15.23 |
0.27 |
4.15 |
注:H越高,遗传多样性越高;I越高,生物种类和个体分配均匀度越高;电导率表示土壤盐度
①调查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因此芦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盐碱度高,种子萌发率低,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
B.种群密度小,个体分布不均匀
C.风暴潮、黄河改道、断流等因素导致芦苇种群处于经常重建的初级阶段
D.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使得芦苇种群缩小
E.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片段化
②根据表中数据,群体4和群体7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可能与土壤环境中理化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