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济增长与发展将更加需要技术创新
②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
③科技使经济发展不再需要劳动者参与
④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①科技改变生活 ②中国是科技强国
③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④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
①互联网科技影响人们的生活
②互联网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工作中心
③创新是第一动力
④科学技术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作用
①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超越发达国家
②得益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激发了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今以后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④体现了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①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领先于世界
②这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我旧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取得成效
④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①安徽省城乡教育差距太大 ②安徽省重视教育
③安徽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④安徽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③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④一个民族的教育,关系到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
①教育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②教育传播先进思想,不断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③教育是实现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中国天眼”启用、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如今的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正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聚焦创新 |
探究问题 |
人们日常用的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直径2.3毫米。由于我国无法炼出“笔尖钢”,所以,长期以来,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全部需要进口。中国每年生产380亿支笔,需要每吨12万元的高价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 |
①这说明什么? |
经过五年攻关实验,2017年我国太钢集团炼出了笔尖钢。至此,“中国制造”可以堂堂正正地烙印在直径2.3毫米的圆珠笔笔尖上。未来两年,国产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
②这表明什么? |
2018年6月,温州市组团赴欧洲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在剑桥大学挂牌成立了我市首个世界顶尖学府海外人才联络站——“温州—剑桥大学人才联络站”,并与剑桥科创园中国中心就人才离岸平台建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
③这样做是因为 |
④从下列时政素材中,选一组与“科教兴国”直接有关的新闻,下列哪三项能入选? A各省市纷纷出台有关异地高考的政策 B某市政府拿10万,在超市开展“每日四种蔬菜一元钱”惠民活动,此为全国首创 C中国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在南极“走”出第一步 D某省启动2018年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 E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F今年4月,环保节能的风力发电成为某省第二大电源板块,仅次于火力发电 |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被誉为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海底隧道”“最先进的筑岛技术”……作为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跨海集群超级工程,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除了实现缩短三地间时空距离以外,还拥有一系列“世界之最”,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材料二:正所谓“超级工程背后是超级创新"。一定程度上说,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再到惊艳世界的发展史,就是中国人矢志于创新的心灵史,也是中国人一次次突破创新瓶颈的奋进史。工程开始前:外国团队曾索要上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还断言“中国人不行”。求人不如求己,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设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项目创新工法3顷、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如今,天堑变通途,当惊世界殊,中国人不仅用事实证明了自己“行”,更留下了一个个创新奇迹.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下新的里程碑。
★在一个国家内,跨三个实行不同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的地区建设运营,港珠澳大桥正飞越这样独特的制度安排,跨越无形与有形的界限,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开广阔空间.
★发挥港澳示范辐射作用,坚持以港澳带动大湾区进一步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方向,进一步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写下新的时代注脚.
★发港珠澳大桥将有力地集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意味着三地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给我国的创新发展带来哪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