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870 类型:高考模拟
一、综合体
  • 1.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相题并论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涤荡/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 , 也安顿和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______的合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居的心灵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独到)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关照/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那么,审美人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审美意义上的人生,一方面是指主体以自然的感性生命为基础,又不滞于感性生命,由切身感悟和内体验而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体道境界;另一方面,主体还以人的社会特质为基础,又不滞于人的社会特质,从心灵中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体道的境界与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审美思维方式上的贯通合一 , 即审美的人生境界,这是对现实人生的积极______。

    1. (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抚(fǔ)  合谐 B . 寓(yù)    相题并论 C . 栖(xī)  思绪 D . 省(xǐng)  贯通合一
    2.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涤荡    独到    观照 B . 激荡    独特    观照 C . 涤荡    独特    关照 D . 激荡    独到    关照
    3.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提升、拓展与超越 B . 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拓展、提升与超越 C . 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拓展、提升与超越 D . 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提升、拓展与超越。
二、选择题
  • 2. (2017·德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小品《你好,李焕英》中,演员贾玲真情投入,表演丝丝入扣 , 将剧情演绎得非常感人,让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B . 旅游途中,常有游客在景点乱涂乱刻,但遗憾的是周边的游客却置若罔闻 , 没有人劝告,更没有人制止。 C .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 , 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D .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使多所著名高校中关于“乡村创客”的议论甚嚣尘上
  • 3. (2017·德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在现代作家群中,张爱玲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研究热点,她的作品也不断被搬上银屏。 B . 创建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的建设。 C . 随着“齐鲁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从2月15日到18日,短短4天时间已经陆续有近200多名新成员加入。 D . 财政部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从公务消费人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 4.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苏长和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 (1)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面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其中现代部分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理论的重要依据。 C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的。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白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 . 第④⑤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C . 第⑥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D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3.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B .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源之一。 C . 尽管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但是由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 .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的自我定位。
三、古代诗文阅读
  • 5.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戒(并序)

    柳宗元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 , 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 ,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 , 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畏日:对日辰迷信忌讳。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江之人    畋:打猎 B . 稍近,益    狎:亲近 C . 不可以寝,终不    厌:满足 D . 僮罗捕之     购:出钱奖励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怒,怛之     爱子,择师而教之 B . 外犬见而喜怒     若属皆为所虏 C . 无可用      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D . 臭数月已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壁
    3. (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B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C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D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江之麋”中的麋麑一旦失去主人庇护,任性狎犬,祸患立即到来,作者借此讽刺了那些“窃时以肆暴”的人。 B . “黔之驴”中驴本外强中干,却不白量力,与老虎搏斗,自然落人虎口,用以讽刺“出技以怒强”者非常生动。 C . “永某氏之鼠”中老鼠忘记了自己属于阴类恶物,认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灾难旋踵而至,可见“依势以干非其类”者下场悲惨。 D . 本篇三则故事中每一故事的结尾,还都善于运用画龙点睛之笔,直接点明寓意,笔墨冷隽犀利,具有力重千钧、发人猛醒之力。
    5.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②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 6.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 (1) 对《西楼》一诗前两句进行赏析。

    2. (2) 《西楼》一诗后两句有“情味”,《城南》一诗后两句有“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7. (2017·德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2.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3. (3) 《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写成千古名句:

四、语言文字应用
五、现代文阅读
  • 11.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半份礼物

    罗伯特•巴里

        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好的是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他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说:“鲍勃也是这么想的。”

        “不,”我说,“我没有这么想过。不过,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的。”

        此后的几天里,①我们和母亲都在满心高兴地玩着这个神秘的游戏。母亲干活儿时满面春风﹣﹣她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我们家里充满着爱的气氛。

        “我们谁也别对谁说自己要买什么,我们各自准备。”尼克说。

        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买了一把上面镶有许多光闪闪小石子儿的梳子。这些小石子儿看上去就如同钻石一般。

        “等我选定个时间,我们再把礼物拿出来送给母亲。”他说。

        “什么时间?”我迷惑不解地问。

        “说不准,因为这跟我的礼物有关。你就别再问什么了。”

        第二天早上,母亲准备要擦洗地板。尼克对我点头示意,然后我们就跑去拿我们的礼物。

        我折转回来的时候,母亲正跪在地上,显得疲累不堪地擦洗着地板。她用我们穿烂了的破衣片,一点一点地把地板上的脏水擦去。这是她最讨厌干的活儿。

        紧跟着,尼克也拿着他的礼物返回来了。母亲一看到他的礼物,顿时脸色煞白。尼克的礼物是一只带有绞干器的新清洗桶和一个新拖把!

        “一只清洗桶。”她说着,伤心得几乎语不成句,“母亲节的礼物,竟然是一只……一只清洗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向着楼下走去。

        我把梳子装进我的衣袋,也跟着他跑了下去。他在哭着。我也哭了。

        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了父亲。因为尼克哭得说不出话来,我便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尼克抽抽噎噎地说。

        “不,”父亲说着,接过了他手里的清洗桶和拖把,“这是一份儿很了不起的礼物。我自己应该想到它才对哩。”

        我们又上了楼。母亲还在厨房里擦洗着地板。

        父亲二话没说,用拖把吸干了地上的一摊水,然后又用清洗桶上附带的脚踏绞干器,轻快地把拖把绞干。

        “你没让尼克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他对母亲说,“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是的,啊,是的。”尼克声调不高却热切地说。

        母亲不安地说:“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是会累坏他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啊,”他说,“用这种巧妙的绞干器和清洗桶,活儿便不会怎么重,肯定干起来要比原先轻松得多。”父亲说着,又敏捷地示范了一下那绞干器的用法。

        母亲伤感地望着尼克说:“唉,女人可真蠢啊!”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时满面通红。

        接着,父亲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呢?”②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我摸着衣袋里的梳子,心里想,若把它拿出来,它会像尼克的清洗桶一样,仅仅只是一只清洗桶。就是说得再好,我的梳子也只不过是镶了几块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石子儿罢了。

        “一半儿清洗桶!”我大声说。

    1. (1) 小说中母亲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综观全文加以概括。

    2. (2) 阅读文中划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①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

      ②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3. (3) 父亲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4)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妙处?

六、作文
  • 12. (2017·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极高,唤醒了中国人对中华古诗词的一次集体崇拜,冠军16岁的少女武亦姝也火遍全国,圈粉无数。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在商业社会中,诗词歌赋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人不解,武亦姝只是多背了些诗词,有必要这么捧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