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咸丰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9·咸丰模拟) 农家乐是精准扶贫的新契机。下列相关事项中,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池塘清理消毒 B . 农家肥腐熟 C . 果蔬园亲子采摘 D . 沼气作燃料煮饭
  • 2. (2019·咸丰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B . 氢氧化钠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 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质子数 D .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 3. (2019·咸丰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 C .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D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 4. (2024九上·古冶期末)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得出的有关淀粉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只含碳、氢元素 B .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 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 无法确定
  • 5. (2019·咸丰模拟)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丙>甲>乙 D . 乙>丙>甲
  • 6. (2019·咸丰模拟) 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成果之一是复旦大学的同鸣飞教授课题组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Riedel教授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四氧化铱正离子(IrO4+),在这种离子中,铱(I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6 C . +7 D . +9
  • 7. (2019·咸丰模拟)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确的是(   )

    A . t1℃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 . t2℃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 若a中混有少量b,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 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 8. (2019·咸丰模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广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钛、镍等矿产。元素周期表中钛、镍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

    A . 钛、镍均属于金属元素 B . 钛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 . 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 . 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 9. (2021·罗平模拟)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 . 反应物中有单质 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
  • 10. (2019九下·东莞月考)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方法

    反应类型

    A

    CuO粉

    Cu粉

    在空气中加热

    化合反应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置换反应

    C

    H2

    HCl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分解反应

    D

    KCl

    K2SO4

    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复分解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2019·咸丰模拟)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两个氮原子:
    2. (2) 氯化铁溶液中的阳离子:
    3. (3) 磷酸钙:
    4. (4) 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2. (2019·咸丰模拟) 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性。
    2.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 13. (2019·咸丰模拟) 在城市文明化创建的今天,仍有一些市民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将垃圾颠倒在城市的主要供水渠道边。请回答:
    1. (1) 沿岸居民时常能闻到垃圾发出的臭味,是因为
    2.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为了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3. (3) 为了保护河水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②禁止施用化肥农药 ③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④抑制水生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三、推断题
  • 14. (2019·咸丰模拟)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 (1) 操作①是
    2. (2)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3. (3) 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四、计算题
  • 15. (2019·咸丰模拟) 如图为某品牌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

    每片含钙(以Ca计)500mg、维生素D100ug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规格)2.5g/片

    1. (1) 该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
    2. (2) 按照青少年每天需要补充的钙元素标准,小明除了正常饮食吸收 60%的钙元素外,其余的由服用该钙片补充,则对于青少年来说,钙的每日供给量标准为__g。
五、实验题
  • 16. (2019·咸丰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用含杂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导管连接顺序是
    4. (4) 若消耗的过氧化氢溶液为8g,理论上可得到氧气g(精确到0.1),但实际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与理论值不符,原因可能是(填一种)。
六、科学探究题
  • 17. (2019·咸丰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 (1)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 (2) 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
    3. (3)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

      加入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混合溶液温度 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5. (5) 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 (6) 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
    7. (7) (探究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

      (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

      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

      丁同学向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写出OA段与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8) 若A点横坐标为100,B点横坐标为150,则B点纵坐标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