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取得造船术方面的进步和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之后,欧洲人便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横跨大西洋,获取美洲新大陆的财富了。
﹣﹣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经济整体化进一步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更进一步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表法”是罗马人最早的习惯法汇编,因刻于12块铜牌之上而得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册)
材料二:对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中国史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学者王荣堂侧重其局限性,认为“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维持着种族歧视,没有规定劳动者的任何权利”;而学者刘祚昌,王觉飞则主要肯定其进步性认为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大州和小州的矛盾,“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兑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图片展时的讲话
材料二: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酌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三: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