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2019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8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自然恢复为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要努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如垃圾和污水处理、电信服务、水电气供应、文化娱乐等,( ),推广水泥楼房、大广场、大理石栏杆等,弄得千村一面、毫无乡土特色。有些地方不顾农村实际,用城市建设的思维和套路来建设农村,反而造成       的效果,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农村本来的自然生态环境。

        乡村之所以美丽,能够勾起人们心底的乡愁、吸引大量城市人前往旅游休闲,关键在于它的“土”,在于它和城市       的风貌。当然,这里的“土”并非指破破烂烂、       , 而是指要保护好农村本来的自然生态,尽量用当地的土、木、石、竹等材料修建公园、修整房屋、修路架桥,尽量保持原有的山、水、林、田、池、草、屋的格局,尽量修旧如旧、保留田园风光。比如,农民的房前屋后不一定都要统一栽树种草,种上一片菜地再围上一圈竹篱笆,既美丽又实用;将村边的池塘清理干净,周边栽些本地常见草木,地面       用砖石修整一下,就是一个不错的小湿地公园……乡村就要有乡村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土”一点更好。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B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自然恢复为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 C . 实施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D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建设。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要让农村像城市那样,以便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B . 以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而不是要让农村像城市那样 C . 以让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切实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D . 虽然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但是农村弄得像城市一样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东施效颦    泾渭分明    乱七八糟    就地取材 B . 画虎类犬    截然不同    乱七八糟    因地制宜 C . 画虎类犬    泾渭分明    杂乱无章    因地制宜 D . 东施效颦    截然不同    杂乱无章    就地取材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一门起源于欧洲社会的学科,人类学的诞生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传入中国也已经超过百年。

        纵观人类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学自其发轫阶段便打上了浓浓的海外印记,从一开始人类学者便将其目光投向了远方,在异域之中寻找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与他者的对话之中建立自己的研究领域,远方、异域、他者已然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代名词。

        追溯到人类学刚创立之初,人类学的鼻祖泰勒通过海外探险家、传教士、船员等人的日记、传记、游记等开展人类学研究,力图探讨人类的进化过程,解释人类的文化现象,去解答西方社会对“他者”异文化的疑惑。将民族志奠定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人类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马林诺斯基,便是受到殖民地官员邀请前往海外做田野调查,并完成了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到海外去”成为欧洲人类学初学者的成年礼,作为人类学家的必修课,欧洲人类学的海外研究并不新鲜,它是作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石。

        美国人类学与欧洲人类学有所不同。一开始,美国人类学家主要是研究本土的印第安人,因而建立起体质、语言、考古、文化四大分支体系的人类学学科。美国随着经济的强大并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人类学家开始走向海外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外研究到达高潮。至今,海外研究仍然是美国人类学的主流。

        走向海外是中国人类学独有的一个概念,因为西方国家的人类学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异文化,他们的研究本身就是海外研究,因此他们不必强调海外这一层含义。而中国的人类学,自从国外引进后,便一直致力于本土化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与尊重,也在国际人类学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加上中国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后,对外战略也逐渐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全球社会文化的研究也摆上重要的地位,因此海外民族志研究便基于这种历史传统与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快速发展起来。中国的人类学海外研究,与西方人类学的海外研究传统也不尽相同。西方人类学的海外研究传统,与西方海外殖民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服务于西方的殖民统治。而中国近些年所倡导的海外研究,则是顺应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体系,与全球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为各国互相理解、和谐相处奠定文化基础,是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学研究。中国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同时也是中国人类学突破自身社会与民族文化的界限走到全球社会中反观自身的有效形式,是面对全球文化转型的文化自觉表现。

        (摘编自周大鸣、龚霓《海外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趋势》)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学虽诞生于欧洲,但在一百年前传入中国后,便打上了深深的海外印记。 B . 欧洲人类学者在异域中寻找研究对象,并将海外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人类学鼻祖泰勒或许没有海外经历,他借助他人的海外经历来开展人类学研究。 D . 早期的美国人类学家主要研究本土的印第安人,后来他们将海外研究作为主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国人类学与欧美人类学的差异。 B . 文章从源头入手阐述欧洲人类学的发展,指出贯穿其始终的是海外研究。 C .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来介绍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肯定了中国人类学的价值。 D . 文章聚焦于人类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按照总分总的思路阐述其研究情况。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人类学鼻祖泰勒的研究来看,人类学从其诞生起便将研究视线投向海外民族志。 B . 因受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影响,欧洲人类学初学者通过“到海外去”成为人类学家。 C . 中国人类学研究与国家发展趋势同步,其研究成果现在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D . 我国人类学海外研究是为各国互相理解、和谐相处,与当前西方此项研究的目的不同。
  • 3.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1) 下面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道的屠夫形象。 B .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的心情。 C .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D .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 (3)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 4.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4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布了题为“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损失”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消费世界上44%的卷烟。报告强调,如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烟草相关疾病在未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据预测,到2030年,因烟草年死亡人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00万人增至每年200万人。按此趋势,本世纪中国将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

        针对烟草使用的不利影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但效果甚微。有观点认为,控烟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源头治理。但是,让烟草企业、烟草专卖店关门大吉,一来影响财政税收,二来影响一大批人的饭碗。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许多专家认为,立法是有效控烟的一大手段。胡鞍钢表示,“全面控烟”应是控需求和控供给双管齐下的控烟战略。郝福满建议:“提高烟草税是减少烟草使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健康和其他基本项目带来大量收入,并最终惠及全人类。”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我国在校初中生吸烟率达6.9%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

    材料三:

        浙江杭州的烟民们恐怕都在关注着当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修改。因为它拟删除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受到外界褒扬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措辞,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区。

        结合现实看,杭州的“反向”操作,未必不是当前控烟现状的一个真实注脚。尽管近几年,已有更多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控烟法规,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执行也较之过去有所进步,但总体而言,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仍处于僵持阶段。一个标志性表现,便是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这种控烟现状下,一些地方的控烟立场出现“反复”甚至“开倒车”,或许就是大概率了。

        (摘编自《允许时内设吸烟区再证控烟“不进则退”》)

    材料四:

        2009年、2015年两次大幅提高税收导致的烟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控烟条例,仍无法阻挡我国烟民的增加。除了烟草价格上涨赶不上支付能力上涨,文化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从清代鼻烟壶成为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争奇斗胜、炫耀身份的奢侈品,到如今人们仍习惯拿出“中华”招待客人,“烟”跟更多“象征”联系在了一起,融入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时,香烟还成了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香烟社交”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吸烟者更容易通过香烟来构建香烟社交圈实现其社会阶层的认同。

        (摘编自《吸烟,正成为“穷人”的嗜好》)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初中生吸烟率为6.9%,多数学生尝试吸烟的行为是发生在13岁之前。 B . 社会人群吸烟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调查期间,54.5%的吸烟学生看到过有人吸烟,13.3%的学生几乎每天在学校见到教师吸烟。 C . 调查期间80.5%的吸烟学生买烟时未因不满18岁而被拒绝,64.3%的吸烟学生可以再学校周边买到卷烟,我国对向未成年卖烟行为的监管有待加强。 D . 调查期间72.9%的学生在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烟之中,这对学生有不利影响,要加强监测和干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本世纪中国会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 B . 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全面禁烟,会影响财政税收和一大批人的饭碗,因此不会全面禁烟。 C . 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表明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 D . 在中国,香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还是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目前,“香烟社交”对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3. (3) 在我国,可以这样进行有效控烟?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般数岁而孤,独与母居。王莽败,天下乱,太夫人闻更始即位,乃将般俱奔长安。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行上陇,遂流至武威。般虽尚少,而笃志修行,讲诵不怠。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建武八年,隗嚣败,河西始通,般即将家属东至洛阳,修经学于师门。明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乃赐般绶,钱百万,缯二百匹。永平元年,以国属沛,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元怨恶,宜蒙旌显。显宗嘉之。十年,征般行执金吾事,从至南阳,还为朝侯。明年,兼屯骑校尉。每行幸郡国 , 般常将长水胡骑从。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而吏下检结,多失其实,百姓患之。般上言:“郡国以官禁二业,至有田者不得渔捕。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夫渔猎之利,为田除害,有助谷食,无关二业也。又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故诏敕区种,增进顷亩,以为民也。而吏举度田,欲令多前,至于不种之处,亦通为租。可申敕刺史、二千石,务令实核,其有增加,皆使与夺田同罪。”帝悉从之。肃宗即位,以为长乐少府。建初二年,迁宗正。般在位数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义尤著,时人称之。年六十,建初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刘般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B . 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C . 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D . 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文中指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表示敬意奉赠的礼物。 B . 郡国,一般的郡和诸侯王的封国统称为郡国。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都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下辖县级单位,所以“郡”“国”并称。 C .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后来,刺史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D . 常平仓,是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谷贱时增其价而来之以利农,谷贵时减价而粜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般有志于学,常读不辍。他年少时就立志修养品行,讲诵不怠;河西与内地沟通后,他将家属东迁到洛阳,又拜师修经学。 B . 刘般德才兼备,受人好评。建武十九年,皇帝在沛诏问郡中诸侯,太守推荐刘般可为诸侯师表;扬州刺史观恂认为他什么话都敢说,行为不受人怨恶。 C . 刘般心怀百姓,体恤民情。皇帝想设常平仓,刘般据理反对;朝廷禁民二业,他认为打鱼捕猎不妨害农事,有助谷食。 D . 刘般据实言事,深受信任。郡国发生牛瘟,实行分区耕种,官吏检查结果多与实际不符,他认为务必要让刺史、二千石去核实,皇帝都采纳了他的进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分,不宜苦精若此。

      ②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

四、诗歌鉴赏
  • 6.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②绛河:天河。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 (1) 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 . “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 . 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应相衬,眼前景、耳边乐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D . “昭华三弄临风咽”中“弄”有两层意思,一指玩耍,把玩;又一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
    2. (2) “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五、情景默写
  • 7.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氓》中“”写恋爱中女主人公未见男子时的神态,而在见到心上人之后则是
    2. (2)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两句,描写渔人刚刚发现桃花源,虽然走得并不远,但是眼前却一下子开阔起来。
    3. (3) 苏轼《赤壁赋》中,在介绍客人之后,“”点出了箫声的来由,而 “”则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余音的特点。
六、语言表达
  • 8.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家长会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定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希望您准时聆听校长报告,然后与犬子的科任老师碰头,不得缺席或迟到。

  • 9.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下面是某中学高二年级“生态文化”动员大会的主持词,请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出空缺处的串词。要求衔接紧密,言简意赅,表述得体。

        女: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相聚一起,畅谈生态文化。

        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强调指出,丰厚的生态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男:所谓“生态”,可以解释为生命与生命、生命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易经》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在先民的思想意识中,

        女:生态文化建设,需要从思想出发。《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既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德性追求,

        男:中华民族一直认为天地生养万物,故称“天父”“地母”;土地是生命的根本,故《管子》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莞也。”土地本身也是有生命的,

七、材料作文
  • 10. (2019高三下·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手术室监控记录下了一段画面,引发热议:手术台旁的一名医生,一边站着接受止疼针注射,一边坚持为患者手术。医生突发疾病,打止疼针坚持完成多台手术……是敬业,还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打止疼针坚持做手术”的一幕被网络传播后,不少网友都为梁医生的敬业点赞。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梁医生的精神可嘉,但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一旦有一点问题,都是双输的结果”。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