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下)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26 浏览次数:10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 . 经济衰退 B . 起义频繁 C . 兵力不足 D . 机构臃肿
  • 2.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 .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 . 搜刮百姓筹集战争经费 D . 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4.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 . 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 . 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 . 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 . 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 5. 北宋初的改革措施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A . 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 . 改革中要重视精兵简政 C . 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 . 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 6. 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的主要依据是(  )
    A . 他在青少年时代学以致用,立志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B . 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C . 他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百折不挠 D . 他屡次进谏,终被起用为宰相
  • 7. (2017高二·拉萨月考)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宄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 .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 . 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 . 减少政府开支 D . 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 9.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
    A . 均输法 B . 募役法 C . 青苗法 D . 市易法
  • 10. (2020高二下·延边月考)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 .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 11.

    下图为王安石纪念馆(江西抚州),他曾经说:“……举天下之役人人用亩,苟不得其人而行,……。故免役之法成,则民时不夺而民均矣。”他所说的变法措施是(  )

    A . 青苗法 B . 募役法 C . 方田均税法 D . 市易法
  • 12. (2022高二上·定远月考)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 .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 青苗法、募役法 D . 免役法、更戍法
  • 13. 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  )

    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14.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以下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 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 . 都重视农业生产 C . 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 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 15. 王安石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主要措施有(  )

    ①废除明经诸科 ②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 ③进士科专考经义和实务策 ④设立明法科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 16. (2019高二下·淇滨月考)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隐患是(  )
    A . 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B . 推行新法操之过急,策略不当 C . 宋仁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D . 大地主大官僚势力强大,激烈反对
  • 17.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 . 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C . 用人不当 D . 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
  • 18. 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
    A . “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 B . “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 C . “为之修其水土之利” D . “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
  • 19. 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对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 20.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
    A . 保甲法 B . 保马法 C . 将兵法 D . 更戍法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

    材料二 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材料三 如图为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1. (1) 材料一中提到当时宋朝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一、二、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2. (2) 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王安石还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内容有哪些?

    3. (3)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北宋中期变法有何影响?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驱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 “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 (1) 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材料二 

    材料三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

    材料四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1. (1) 通过材料一、二说明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2. (2) 通过材料三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3. (3) 材料四中对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评价的?

  • 24.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上图反映了什么现象?主要是什么措施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
    2. (2)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 (2) 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