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后果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大战的后果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22 浏览次数:5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5高二上·湖州期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 .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2. (2023高二下·九江期末)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 (     )
    A . 引发了十月革命 B .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 . 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 . 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新技术发展的关系正确的有 ( )

    ①军用飞机、汽车等新交通手段的出现推动了一战范围的扩大

    ②为了应付敌方封锁,德国等发展化学合成技术,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③潜艇、坦克的问世使一战具有陆上海上同时进行的特点

    ④战争使人们不断改进生产流程,保证了战时物资的需求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2020高二下·丽水月考)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 .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 .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6.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清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参战国家共有33个,卷入人口15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3/4 B . 参战士兵达到7 350万,约1 000多万人阵亡,约2 000多万人伤残,约2 000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灾荒 C . 经济损失多达3 000多亿美元,导致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D . 英国作为战争的主战场,损失尤为惨重
  • 7. 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


    A . 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 . 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 . 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 . 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 8. 列宁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


    A .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 . 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C .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 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 9. 日本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足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 . 本土没有遭受战火 B . 接受了欧洲大量定单 C . 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 D . 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东京
  •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主要历史条件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不同程度的发展

    ②受十月革命影响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③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民族矛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


    A . 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 . 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D . “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 12. 下列关于一战后初期欧洲经济状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 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 B . 开始向工业文明演进 C . 国民经济受到了重创 D . 生产水平远低于战前
  • 13.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的照片,下列各项中对图片的正确解读是           (  )

    ①一战期间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入伍,造成人力短缺 

    ②一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③她们从事的工作很危险 

    ④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14.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

    A . 社会矛盾的激化 B .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列强控制的放松
  • 15.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 B . 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C . 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D . 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 16. 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 . 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 . 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 . 英国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 17. 战争给法国带来深重的苦难,孩子们在垃圾中寻找能吃的东西,有人只能居住在旧果皮箱里。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德法边界,村庄和城镇全部化为灰烬。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法国作为西线的主要战场长期遭受战争的打击和破坏 B . 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C . 德国武器先进 D . 法国武器落后
  • 18.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 . 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 . 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 19.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中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  )

    ①化工技术发展    ②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改进    ③政府加强对私人经济的干预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
  • 20.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反映了(  )
    A . 一战后期的厌战情绪 B . 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 . 一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 . 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1918年德国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中所示的现象?


    2. (2) 材料二中曾经不可一世雄心勃勃的威廉二世为什么会狼狈逃窜?


    3.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革命和独立的浪潮,除材料三中的德国外,还有哪些例子?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思想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 2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

    材料二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 (1) 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2. (2) 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3. (3) 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 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 010万人

    2 000万人

    3 400多亿美元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

      (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1. (1) 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