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釉下彩绘
②蔡候纸
③木活字
④安车和高车的制作技艺
①甲建筑是园内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②乙建筑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
③丙区域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④丁建筑因山顺势,就地起阁
①鼓励人们去探索物质世界
②助长了人类的理性化倾向
③受到了量子理论的影响
④没有摆脱天主教神学束缚
年份 | 占国家财政支了比重 | 人均从消费者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 |
1933年 | 22.1% | 61.73 |
1937年 | 29.1% | 234 |
材料一:唐太宗是儒家王道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者。即位之初,他就说:“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大国呢?”。他又说:“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他高度赞同《尚书》所说的“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
——李学俊《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1903年12月,孙中山明确指岀自己“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905年,他说中国要吸收西方的“精华”,但决不成它糟粕的牺牲品。这样就能够使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届三中全会前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明确提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摘编自田克勤《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一:在共和国内部,平民为了与贵族阶层相抗衡,组建了平民会议,并公布了罗马第一部公民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平民阶层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是国家的主要兵源提供者,而整个罗马共和国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对外战争史,在对外战争的巨大压力下,贵族向平民的妥协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改编自吴杰华《古罗马的共和政体》
材料二:佛罗伦萨共和国因为其不断变动的政权,避免了政治对公民自由的抑制,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共和国各权力机构的参加者涉及各个阶层,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家族、行会乃至政府増添荣誉。因此,公众对社会建设事业有着极大的热情,对于能给城市带来永恒光荣的文化事业以各种方式予以支持。1420年,佛罗伦萨羊毛工会理事会通过了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大圆顶的方法。当时天主教认为穹顶违背了教义,是异教的象征,而佛罗伦萨大教堂却把古希腊的圆柱与古罗马的穹顶相结合,响应了文艺复兴复兴古罗马古希腊科学的号召。
——摘编自蔡纤《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共和政治对文化的影响》等
材料三:在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以后,国民议会终于在1875年1月30日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的宪法。那一票之差是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呢?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而没有任何阶级……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宪法规定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果议会反对内阁的行政措施或投不信任票,那么内阁总理就必须辞职,让总统授命另组新的内阁。
——据李昌道、徐静琳《外国法律制度导论》等整理
材料一:上海的城市特点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为女装西化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殷实的土壤。从晚清到民国,上海女界一直引领服饰变革的潮流,成为近代女子服饰变革舞台上的主角。民国以后,受西方风气熏染的都市女子日益增多,“摩登小姐”、“新妇女”成为时代美丽女性的代名词。
——据陈国灿《江南城镇通史晚清卷》等整理
材料二:18世纪进口印花棉布和随后本土生产的棉布,色彩更加丰富明快,英国人感受到“棉布比厚实的羊毛纺织品穿起来更加舒适。18世纪上半叶,服饰的模仿非常普遍,同类型的服饰消费为服饰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重要契机。成衣业的发展使得亷价的时尚服饰成为可能,时尚服饰的大众化趋势更加明显,到18世纪中叶,已经很难从服饰上判断一个人的出身。先前从未感知的市场力量进入部分有识之士的视野,经济学家的目光从如何扩大贸易顺差转向生产市场,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供应领堿,强调从生产领堿来研究财富的增长,提倡自由放任。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