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打预防针前在皮肤上擦酒精,皮肤会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    )
    A . 液化吸热 B . 蒸发放热 C . 蒸发吸热 D . 液化放热
  • 2. 晴朗的天气,小明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 “△”形的 B . “V”形的 C . 圆形的 D . 无法判断
  • 3. 下列不是红外线应用的实例是(    )
    A . 空调器的遥控器 B . 适当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 C . 利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 D . 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
  • 4.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 . 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 .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 . 城市道路两侧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 . 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
  • 5.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 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的灯光 B . 雨后天空的绚丽彩虹 C . 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 D . 五彩缤纷的节日烟火
  • 7.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雾的形成 B . 露的形成 C . 霜的形成 D . 雨的形成
  • 8.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 .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 B . 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 C .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D .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 9.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 .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C .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D .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10.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 . 半导体 B . 磁性物质 C . 真空带 D . 绝缘物质
  • 11.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4 ℃ B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 淮安在盛夏时中午室外的温度可达38℃ D . 淮安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30℃
  • 12. 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些碎冰,在一支试管中也放入一些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儿也没熔化 D . 下边熔化上边没有熔化
  • 13.

    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 . 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 . 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 14.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 15.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 .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 该物质是非晶体 D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二、填空题
  • 16. 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老师在上课,他是根据老师声音的(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来判断的,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 1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8. 操场上,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选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判,听到了从起跑处的发令枪声立即开始计时,小明记录的成绩(选填“偏大”、“正常”、“偏小”)。
  • 19.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①发光的水母  ②点燃的蜡烛 ③月亮  ④发光的电灯 ⑤闪闪发光的水晶

  • 20. 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色光。

  • 2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因钢尺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选填“大小相同的力”或“大小不同的力”)再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 或“低”)。

  • 22. (2019八上·于洪期末) 为了预防流感,妈妈经常把小明的棉被、衣物拿到阳光下照硒。妈妈这样做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线来杀菌。照晒时地面上会出现衣、被的影子,这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 23. 人向手吹气感到凉快,这是现象热;向手哈气感到温暖,这是因现象热。(填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 24.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请在相应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1. (1) 酒放在瓶子里逐渐变少
    2. (2) 太阳出来,冰雪消融
    3. (3) 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4. (4) 冬天河面结冰
  • 25. 妈妈在炖骨头汤时,沸腾后改用“小火”维持汤的沸腾以节省燃料,汤在用小火维持沸腾时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时汤(选填“需要”、“不需要”)继续吸热。
  • 26.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之所为选择钨丝做灯丝,是因为钨的高;

    ②水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时的温度是℃;

    ③测量水的沸点的实验应选用温度计。

  • 27. 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一些步骤,请将正确操作顺序用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过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F.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 (1) 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2. (2) 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甲:,    乙 :,    丙 :

    3. (3)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两个实验步骤.

      请写出他操作中的三处错误:

三、实验题
  • 28. 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又经过了5min,得到的温度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5

    99

    99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酒精灯应该用(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加热。

    2. (2) 请在上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3) 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4. (4) 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min的数据记录是错误的,你的依据是
    5. (5) 如下图所示,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 (6)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7. (7) 为什么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不是100℃呢?
    8. (8)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可).
  • 29.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 的 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用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A,可听到较响的声音,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角度变(选填“大”、“小”), 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看出,当声源的振动比较大时,声音的较大。

  • 30. 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 (2) 实验选用的冰最好用(选填“碎冰”、“大块的冰”) 。
    3. (3) 图乙是(选填“冰”、“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它的熔点是℃。
    4. (4) 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31.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1) 敲击时,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将不同。
    2. (2)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 (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_(能/不能);理由:

    4. (4) 如果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cm和2cm的金属管来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则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