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2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大庆模拟) 冬天的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小雷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于是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交流与合作
  • 2.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 C . “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量
  • 3. 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音色和响度
  • 4. 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    )
    A . 红外线 B . 可见光 C . 紫外线 D . X射线
  • 5.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 .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 .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6. 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B .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 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 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 7. 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冰雪融化 B . 盛夏,露珠凝结 C . 深秋,绿叶凝霜 D . 严冬,雪花纷洒
  • 8.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 . 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 .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D . 在敞开盖的锅中烧水到沸腾,再用猛火加热,水温会升高
  • 9. (2016八上·庆云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树荫下圆形光斑 B . 幕布上的手影 C . 日食的形成 D . 水中倒影
  • 10.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光是单色光 B .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 . 阳光具有杀菌作用,主要得益于紫外线 D . 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黄色
  • 11. 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 . 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 . 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 12.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 . 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 . 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石蜡的熔化特点 C . 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D . 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此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到人耳的.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

  • 14.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右图所示:根据波形图可以知道: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调D“1”比C调“1”的高(以上两空选填乐音的三要素)。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 15. 学校运动会上,李老师和张老师共同担任百米短跑第2跑道的计时员,对某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核对时,李老师记录的是13.45s,张老师记录的是13.75s.怎么差别这么大?原来两位老师中的一位是看发令枪的白烟立即计时,另一位是听到枪声立即计时.你觉得老师是听声音计时的;最终这位同学的成绩应记做s.
  • 16. 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 17. 如图甲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18.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形成的;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都会发生,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如图所示是手机工具箱的一款工具,你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仪,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此时的环境 休息(填“适合”或“不适合”).

     

  • 20.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 , 则v1v2 (填“>”“=”或“<”).
  • 21. (2017八上·扬州期中) 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色.

  • 22. 今年初我国境内上演了“月全食+超级月亮+血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月全食是光的形成的;月全食发生时,月亮在图中的位置.“红色”的月亮其实是大气在“作怪”:这是因为浓厚的大气层把紫色、蓝色、绿色和黄色光在(选填“吸收”或“通过”)了,这时候月亮会很红,和夕阳红类似,又叫“血月”.

  • 23.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方法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现象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音调越来越
    问题讨论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 24. 如图所示,小亮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1) 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填“实像”或“虚像”);
    2. (2) 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_;
      A . 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 . 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 . 小孔太大 D . 小孔太小
    3. (3) 小亮知道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光斑的直径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1.5×1011 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m.
三、实验题
  • 25. 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 (2) 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若把图1和图2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图是,原因是:.
  • 26. (2018八上·玉州期中) 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 (1) 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 (2) 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 (3) 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选填“变大”成“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
  • 27.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 (1) 图(a)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
    2. (2) 如图(b)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3. (3) 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还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

    4. (4) 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甲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选填“正在” 或“还没”).

    5. (5) 请在图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 (6) 由数据信息可以判断水面上方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7. (7) 同组实验的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8. (8)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发现水在高温时散热快,低温时散热慢.查阅资料,同一燃气灶不同火力加热的耗气量还有如下信息:

      综合分析可知:从节能的角度,用燃气灶烧开水的策略为______。(填字母)

      A . 先中火后大火 B . 先大火后中火 C . 一直用大火 D . 一直用中火
  • 28. 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睿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 (1)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之后每隔0.5minl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的加热方式时,你认为最佳的选择方法是(填“A”或“B”).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2. (2) 利用盐水制成的冰(填“是”或“不是”)晶体;实验中浓盐冰的熔点是℃,浓盐水的凝固点是℃;
    3. (3) 盐水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填“变化”或“不变”);含盐浓度越大,熔点(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4. (4) 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又有了新发现: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填“快”或“慢”).
    5. (5) 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
    6. (6) (应用)在积雪上撒些盐,白天可使雪熔化;晚上降温后,已熔化的雪水凝固(选填“难”或“易”).
  • 29. 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1. (1) 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光的;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填“强”或“弱”).
    2. (2) 若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 (3) 在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玻璃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四、作图题
  • 30. 请按照要求作图
    1. (1) 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范围. (保留作图痕迹)

    2. (2) 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并用字母P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3. (3) 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发光物体AB,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像的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