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

更新时间:2019-10-10 浏览次数:27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一下·广东期中) 某兴趣小组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分别加到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经过培养,预测有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9高一下·南阳期中) 经测定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中嘧啶占全部碱基的65%,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5%,此生物最可能是(    )
    A . 黄瓜 B . T2噬菌体 C . 白鼠 D . 烟草花叶病毒
  • 3. (2018·浙江模拟) 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 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 . 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的步骤需要用蛋白酶 D . 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逆转录
  • 4. (2019·浙江会考)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可通过某操作实现下图所示变化。该操作是(     )

     

    A .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或DNA B .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 C . 将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置于搅拌器中搅拌 D . 离心并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 5. (2022高一下·湖北期中) 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 . 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 .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 .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 6.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 噬菌体在增殖的过程中,原料和酶均来自细菌 D . 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 7. (2024高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DNA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也需要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 B .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C .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 . 35S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 8.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 .   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 .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 . 沉淀、上清液、沉淀 D .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9. (2019·长春模拟)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B . 该实验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上只出现光滑型菌落 C . 艾弗里提取的DNA中掺杂有少量的蛋白质,实验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10. (2019·乌鲁木齐模拟)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32P和15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 .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不含32P C .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一样的,均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 D . 该实验也可以选择14C和15N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
  • 11. (2019·崇明模拟) 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在感染细菌后期表达的一类细胞壁水解酶,研究者将该酶部分结构( CBD)人工合成后,发现 CBD 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从而抑制细菌感染。 下列与 CBD的分子结构相同的是(    )
    A . 噬菌体裂解酶的活性部位 B . 噬菌体的衣壳蛋白 C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 D . 淀粉酶
  • 12. (2023高一下·黄山期末)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
    A . 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 . 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 . 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D . 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 13. (2019高一下·湖北月考) 将细菌在含有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用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则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含有31P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A . 1和1 B . 1/4和0 C . 1和0 D . 1/4和1
  • 14. (2019高一下·广东期中)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B .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 .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D . 玉米的遗传物质是RNA
  • 15. (2023高二上·昆明月考)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 .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 .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 16.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二、综合题
  • 17.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 (1) 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下图)。

      ①实验中的对照组有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 (2) 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

      不加任何提取物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③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 18. 1928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小鼠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存活;

    实验2: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实验3: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存活;

    实验4: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死亡。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在实验4中从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够分离出细菌。
    2. (2) 除了用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R型细菌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有荚膜者为型细菌。
    3. (3) 如图为实验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的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出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用虚线绘制)

    4. (4)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 19.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 (1) 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
    2. (2) 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
    3. (3)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 (4) 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5. (5) 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