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一下·阳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世界常常将“不同的”看成是“对立的”,认为这些要素相互矛盾,难以共存。在历史发展的问题上,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及其制度体系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因而对其他的历史实践           , 甚至蓄意抹杀一些成功的道路探索。中国先贤对于“和”有着独特的哲学认知,我们倾向于从整体性的视野对“不同的”东西保持开放与包容,以         的胸襟兼容并蓄,从而实现“         ″“协和万邦”的稳定格局。(      )。而这一观点,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理论上的呼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虽然有着内在的动力结构、相同的价值追求,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势态,呈现出不同的道路模式。马克思主义拒绝把历史道路看成是僵化的公式或模板,而是强调从辩证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尊重各国的具体实际,坚持在多元发展中寻求共同进步。从事实上也可以看出,这种“          ”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全新趋势,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同而不和     并驾齐驱 B . 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和而不同     并驾齐驱 C . 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并行不悖 D . 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同而不和     并行不悖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对立,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B . 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C . 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 D . 我们更看重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和多样性的统一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 B . 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 C .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 D .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19高一下·阳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几百年来,笔墨形成了范式。自宋而下,中国画笔墨有了越来越多的规定性。不少有才能的画家文化修养越高,个性越弱。到了人笔俱老的境界,早期的新鲜的生命感也没有了,与凡人的差别仅在于他是较高层次上的平庸,而像徐渭、虚谷、林风眠、傅抱石这样的巨子却突破了范式。他们从观念层次上拓宽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仍然以笔为载体,以颜色而不仅是用墨色写意,照样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

        笔与墨都是感情的记录,而且留下的是准确的轨迹。一竿修竹、一组怪石、山中烟云、四时花木都是画家表达内在精神的形式。

        笔墨是中国画所特有的概念。笔墨源于中国画的规定性。中国画必须要用毛笔来进行创作,如果用油画笔则不能称为中国画。中国画和毛笔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由于毛笔所特有的形制,因此由笔所表现的轨迹各不相同。用墨及水量的不同,可以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干、湿、燥、润等效果。因此中国画正是借毛笔的特性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墨也是中国画中所特有的材料。而且由于墨掺水量的不同,可以变化出千百种墨色。另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中国画材料——宣纸。它是用一些植物纤维按比例的多少并经过非常严格的手工程序制作出来的。因此不同纤维的纸有不同的墨色效果。也正因这些各具特色的独特材料构成了中国画规定性的“材料系统”。在材料系统中,由于笔、墨、纸中所含水份的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笔墨话语”。不同的“笔墨话语”则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异,乃至人品、人格的差异皆可以从笔墨中得知。即如古人所讲的“学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

        笔墨不仅仅是技法,还是一种精神;技法是有限的,但精神是无限的;技法是可以创造的,但精神应该是继承的。

        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认识论问题。技术训练是有止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训练会有成效,所谓“人笔俱老”。但有人画了一辈子还是画匠,这大约是先天缺少感觉,或者是因为一辈子也没有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一部中国绘画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展革新史。但每个时代只有少数人能超越传统,这是因为艺术的传承极易被束缚。来自社会的审美定势和个人的心理障碍是束缚艺术发展的原因。

        中国画以独特的笔墨传递画家的情绪,这需要艺术灵感。灵感是修养和求索的结果,是心灵的火花,是历山川、开眼界、爱读书、多巧思的结果。有空且画,无空且止。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是过程就有意义。

        作画必先求意,强调先构思,然后再落笔,加入作者自身的主观情感,或疾或徐,或顿或挫,或枯或湿的笔迹、墨色,让我们在观赏时充分领味画中所描绘的物象所带给我们“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笔墨精神。

    (摘编自程大利《谈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笔墨不仅是一种技法,还是一种精神。精神是无限的,是可以继承的;技法是有限的,是可以创造的。 B . 每个时代只有少数人能超越传统,这是因为艺术的传承极易被来自社会的审美定势和个人的心理障碍所束缚。 C . 艺术家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要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闲暇就不要作画,作画应是闲情逸致时的即兴行为。 D . 作画时,意在笔先要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笔墨,表现出“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笔墨精神。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提出“笔墨”的论题,主体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B . 文章提及徐渭等人突破范式的例子,论证笔墨可以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的观点。 C . 文章第三段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论证“学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观点。 D . 文章结尾部分,提到艺术灵感,阐述产生灵感的因素和作画应有的流程,有现实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一些画家文化修养很高,但画作缺乏个性,这是因为岁数大了,没有了早期的新鲜的生命感。 B . 有些画家突破范式,还是以笔为载体,用颜色和墨色写意,创造出用墨色无法创造的“气韵生动”的境界。 C . 中国画所用的笔、墨、纸是各具特色的独特材料,画家借助不同的材料,表现人们的人品、人格的差异。 D . 画家对画要有新的思考、感悟,要冲破传统的束缚;不解决这些问题,拘泥于技法,有可能只能做一辈子的画匠。
  • 3. (2019高一下·阳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向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收,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2017年,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注重效率、质量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在壮大数字经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继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电子高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网上零售额7.18万亿无,同比增长32.2%。我国电子商务优势进一步扩大,网络零售规模全球最大、产业创新活力世界领先。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5.33亿,同比增长14.3%,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额达143.26万亿元,同比增长44.32%;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达4250万人。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9.1%,农产品网络本售额同比增长53.3%,农村电商有效缓解了农民“卖难”问题,推动农业结构升级,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出口增速达41.3%,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日益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重要通道。

        (辅编自《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

        材料二: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跨境电商交易额(万亿元)进出口总值(万亿元)

       

        (预测)

        (摘编自中国产业网)

        材料三:

        英国一位爵士在谈到电商问题时说,英国政府和企业家建几个电商平台易如反掌,但为什么不做?因为英国政府知道,一个商业小店铺,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摧毁了它们的生存环境,那将是社会的灾难,他说,商业有其基本规律,它的作用不只是买卖商品,而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把公众吸引到大街上去。当他们为了购买一件满意的衣服而一家、两家店铺地寻找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产生远超过一件衣服价值的“随机消费”。比如,夫妻两个人逛街,可能产生餐饮消费,可能一起看一次电影;如果有孩子,他们还可能为孩子买些“过去根本没想去买的东西”。而且,市民这样的逛街行为,使得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所以爵士认为,电商绝不是拉动社会消费的好办法,反而是在毁灭消费。

    (摘编自百度百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英国一位爵士认为电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毁灭了消费,可能会带来社会灾难。 B . 2008年至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和增长值逐年上升。 C . 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推动是一方面的原因,党和政府的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D . 发展电子商务,要注重效率,还要注重质量和创新,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但英国政府却没有积极发展电商,一位爵士认为这是因为电商并不是拉动社会消费的好办法。 B . 材料二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预计将达12万亿元,是2015年的两倍多,增速预计将高于进出口总额的增速。 C . 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网络零售规模全球最大、产业创新活力世界领先,我国已成为数字经济大国。 D . 电商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市民不再喜欢逛街,影响了民众的“随机消费”行为,使城市失去活力,违背了商业的基本规律。
    3. (3) 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4. (2020高一下·咸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顶红帽子

    程瑞嘉

        七十五岁的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回来的时候,像变了个人似的。

        十三岁那年,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把雨伞,一个包袱,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外面的生活很精彩,也很无奈。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饿不死,也不富裕。

        时间像个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秋明由一个懵懂不更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腰弯背驼、老眼昏花的七十五岁的老汉。生活的艰辛磨去了他衣锦还乡的美梦,有的是日里夜里对故乡的念想和企盼。

        有人是生活的幸运儿,他们在外面靠努力和勤奋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变成学校的名字,过着受人尊重、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秋明何尝不想这样呢?但生活似乎老开他的玩笑,总让他一辈子辛劳地推着大石头上坡,结果却一无所获,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

        秋明老汉最近总做梦,梦见回到了故乡,听到了久违的乡音,看到许多不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兴奋和激动,每次醒来,泪水都打湿了枕巾。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失眠,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一个母亲对久未归乡的游子的呼唤。

        秋明老汉终于被那个强烈的念头折磨得失去了形体,愁容满面。他于是打点行装,踏上了回徽州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迷糊了双眼,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有的只是临近故乡的激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老先生的诗好像就是为这时的秋明老汉写的。

        虽说回到了故乡,但一切都改变了秋明老汉脑子里对故乡的印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当年的小伙伴已经大多不在了,即使还在的,也已经变成了不熟悉的生面孔。村庄比儿时更大了,也更新和繁荣了,家乡的变化让老汉欣慰。老房子早已不在,只记得房子的边上是学校,如今学校还在,也不是当年自己读过三年书的学校了。如今的学校让秋明老汉惊喜:校园又大,教室又宽敬,那么多的教室,能坐上千名学生吧?!突然,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大作,许多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把陷入沉思的秋明老汉吓了一跳。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他听村里的人说,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秋明老汉没有孩子,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

        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看上去也醒目,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想到这里,秋明老汉咧开缺牙的嘴笑了,他跨进学校的大门,径直向校长室走去。时间不长,秋明老汉又从校长室里愉快地走了出来,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秋明老汉把用捡垃圾换来的一千顶红帽子交给学校的时候,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和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千名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每人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红帽子,初升的太阳照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一个孩子跑出队列,喊一声爷爷,将一条红领巾戴在秋明老汉的脖子上,然后迅速跑回队列。孩子们伸出右手向秋明老汉敬少先队队礼。秋明老汉也笨拙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站在秋明老汉身边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他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秋明老汉看着孩子们戴着他的红帽子在学校操场和校外的公路上走成一支浩荡的队伍,心里想从今以后谁敢说他秋明老汉孤身一人,他分明有了一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想到许多路过的汽车司机都要停下来向他们鸣笛致意,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明老汉提出为学校捐千顶红帽子,校长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接受捐赠,这是出于对秋明老汉的尊重和感激。 B . 小说多次提到秋明老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体现了传统的游子情怀,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 . 衣锦还乡,是游子的梦想,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后回乡办企业等,很风光,他受到影响因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 D . 小说引用了贺知章的诗歌,诗歌的意境映照着秋明老汉回乡时的情感,文章更具文学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 (2) 小说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3. (3) 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好,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19高一下·阳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宗元,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成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 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 .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 .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 .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我国古代,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有某种关联的称谓。 B . 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C . 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D . 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 . 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人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 . 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 . 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②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四、诗歌鉴赏
  • 6. (2019高一下·阳春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树,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起笔写雨过天晴,天从人愿,春光美好,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 B . “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绿柳掩映下,筝声悠扬,令人心动神驰。 C . “珠钿翠盖”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用镶嵌珠宝的花钿和翠羽装饰的车盖喻指女子。 D . 这首词将时间线索、游历所经的线索、情感线素三条线索交织,构思匠心独运。
    2. (2) 请对“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进行简要赏析。
五、情景默写
  • 7. (2019高二上·安徽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
    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只留下北固亭供后人凭吊而已。
六、语言表达
  • 8. (2019高一下·商洛期末) 下面是丹凤中学给退休教师的慰问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您的辛勤奉献,奠定了学校蓬勃发展的雄厚基础;您的鼎力相助,激励着学校好多孩子的健康成长;您的爱岗敬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年轻的教师。您为学校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您是丹凤教育的宝贵财富,是丹凤人民的骄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我校的发展史上,记载着您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学校再攀高峰的征途中,仍等着您的关注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热诚欢迎“常回家看看”,为学校工作抛砖引玉。

七、其他
  • 9. (2019高一下·商洛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④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⑤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 (1) 指出各诗句所写的传统节日。
    2. (2) 将所写诗句按其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八、材料作文
  • 10. (2019高三下·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将其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其实,钱钟书学问的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

        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

        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本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