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

更新时间:2019-11-05 浏览次数:2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b>
  • 1. 2019年9月25日,被英国媒体称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________,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    )
    A . 虹桥机场 B . 港珠澳大桥 C . 大兴机场 D . 北盘江大桥
  • 2. 20世纪初,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中出现的下列现象,与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应用直接相关的是(    )
    A . 陆海军人数的增长 B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 .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被煽动 D . 新式武器不断发明
  •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 . 滑铁卢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马恩河战役 D . 凡尔登战役
  • 4. 1922年签署的《九国公约》使美国最终实现了一项关于中国的政策是(    )
    A . 经济侵略 B . 政治遏制 C . 冷战 D . “门户开放”
  • 5. (2016九上·萧山期中)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标志是(    )
    A . 四川保路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兴中会成立
  • 6. (2016九上·萧山期中)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7.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人们坐在家里看报纸 B . 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 .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 . 见面就叩头,口称“大人”、“老爷”
  •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由此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是(    )
    A . 宪章运动 B . 巴黎公社 C . 十月革命 D . 二月革命
  • 9.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计划经济 C . 新经济政策 D . 市场经济
  • 10. 1924年列宁逝世后,谁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
    A . 戈尔巴乔夫 B . 斯大林 C . 普京 D . 叶利钦
  • 11. 领导埃及华夫脱运动并在埃及独立后担任第一首相的是(    )
    A . 劳合乔治 B . 玻利瓦尔 C . 扎格鲁尔 D . 甘地
  • 12. 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补充和完善。这种“不合作”的矛头主要指向(    )
    A . 宗教冲突 B . 印度政府 C . 英国殖民统治 D . 印度国大党
  • 13.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的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①民权    ②民主    ③科学    ④自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16九上·萧山期中) 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下列选项属于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最大贡献是(    )
    A . 创办《新青年》 B . 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C . 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 . 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
  • 15. (2016九上·萧山期中)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
    A . 爱国 B . 进步 C . 民主 D . 自由
  • 16. (2016九上·萧山期中)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是由于(    )
    A . 群众广泛参与 B .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D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7. (2016九上·萧山期中) 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
    A . 焕然一新 B . 星火燎原 C . 转危为安 D . 生死攸关
  • 18. (2015九上·萧山期中)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 19. (2015九上·萧山期中)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地点 B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C . 人民军队的诞生地点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点
  • 20.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下图),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这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 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 . 中国有了无产阶级新型政党
二、<b>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b>
  • 21. 二十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而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图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
    1.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联系?
    2. (2) 联系图二,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 (3) 结合图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4. (4) 请根据上表的史实推导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结论。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诏

    1. (1) 孙中山致力革命四十年,其于1905年创立的革命组织是什么?该组织的革命纲领可以概括为什么?
    2. (2) 依照《建国方略》、《建国大纲》而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什么政治体制?在哪个城市宣告成立?
    3. (3) “革命尚未成功”,请你说说辛亥革命“未成功”在哪里?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拟定的“当日大会传单”

    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结合材料一,说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2)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担当五四运动先锋的是谁?在运动的中后期,哪个阶级又成为主力军?
    3. (3) 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

    1.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何联系?
    2. (2) 图二反映了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发展?
    3. (3) 请联系当时国内国际的局势,分析国共两党实行合作的原因。
    4. (4) 材料二中除军阀,请写出当时国共合作要除的军阀。
  • 25.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材料四: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的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社等。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井冈山根据地气候地形资料图

    【注】(自己画上气温曲线)

    1. (1) 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2. (2) 根据材料二,四结合井冈山根据地气候地形资料图分析井冈山根据地为了坚持革命道路而开展粮食生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3. (3) 综合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