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

更新时间:2019-12-05 浏览次数:2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待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 .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 , 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C . 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致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D .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 , 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态美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生命性。生命是美的重要性质,美只能是对生命的肯定形态,从这个意义讲,美在生命。这里有个问题提出来了,这里的生命是指什么的生命?美学中所讲的生命,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生命只能是人的生命,自然本无所谓美,自然美是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给自然物所致,欣赏自然美本质上是欣赏人自己的美;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生命不只是指人的生命,也指自然界的生命,整个自然界都是充满生命的,因此整个自然界是充满美的。这种观点属于泛生命论,它将生机、生命意味也看作生命,无机界虽无生命,但可以有生机、生命的意味,这种生机、生命意味也可以是美的。

        生态美学看生命,与前两种有些不同,它不从个体或物种的存在方式来看待生命,而从生命的普遍联系来看待生命。这种观点认为,生命与生命、有机物与无机物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生命物种的诞生与消亡,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别的生命,任何无机界的变化都影响着有机界的生命。无机界本身虽不具有生命,但它是有机生命之源。生命的基本元素碳、氩、氧、氮,都属于无机物。因此,生态美学讲的生命重在生命的联系。从宏观上来看生命的联系,生命与生命之间、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协调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是这种协调平衡的结果。一旦人为地破坏了这个协调平衡,就可能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据说,19世纪中叶,有一位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入澳洲一动物园,动物园失火,数只家兔窜入荒野。因无天敌,逃入草原的家兔得以大量繁殖,后竟多达40亿只,与绵羊争食,原有的澳洲草原的生态平衡打破了,草原遭致破坏。从美学上讲,平衡是种和谐,是种秩序,打破了这和谐、这秩序,生命受到影响,生态美也不存在了。

        生态的平衡性涉及到生态的系统性,生态的系统性使得这个地球上的一切都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处于这个系统中的任一事物其活动都不是随机的,随机只是现象,其背后有必然。自然生态自身的平衡功能使得生命有生有灭,生生不息。应该说,合乎自然生态要求的死亡是正常的,合理的,因为,它的死亡意味着必然有新的生命来代替它。《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重要的不是生命的存在,而是生命的更新。

        “生”是动态的过程,是螺旋式的发展、上升。生态美很大程度上就美在生命的更新、发展上。

        生态美的第二性质是宜人性。尽管我们一再说生态美所说的生命不只是人的生命,还有自然的生命,但我们所持的立场只能是人类的,我们无法摆脱也不需摆脱人类本位的立场。不管生态对自然本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从人本位来看,生态美必然地具有宜人性。生态有宜人的,也有不宜人的,因为生态并非为人而存在。生态的宜人,也还有种种区别,有重在功利的宜人,也有重在非功利的宜人,功利又分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就对人的作用来说,有重在理性的宜人,也有重在感性的宜人。这就见出美与善的不同,美的必然是善的,善的不一定是美的。因为善的宜人不全合于美的宜人。比之善的宜人,美的宜人更具综合性,更重精神性的一面,感性的一面,超功利的一面。

        审美个体性是审美的重要特点。不过,人毕竟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因而审美又有群体性。群体的人是有其共同性的。各种不同的美,其群体性的强弱是不同的,情况很复杂。就生态美来说,它是群体性最强的美,这是因为,生态性最具群体性,而且具最大的群体性一全人类性。谁都知道,生态关系的绝不只是某部分人的生存,而是全人类的生存。

    (摘编自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命是美的重要性质,美只能是对生命的肯定形态,因此生命的诞生、发展是美的,生命的损伤、消亡是不美的。 B . 赞同生命只能是人的生命的美学家认为自然是无所谓美不美的,欣赏自然美本质上只是欣赏人自己的美。 C . 美在生命,泛生命论认为无机界虽无生命,但有生机、生命的意味,这种生机、生命意味也是美的,所以无机界也是美的。 D . 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界协调平衡的结果,一旦人为地伤害了某些物种的生命,让这些物种消失,生态美也就不存在了。
    2. (2) 下列关于“生态美”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态美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生命性,因为整个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有生命的物种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和谐、秩序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之美。 B . 生态美的宜人性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来说的,因为虽然生态并非为人而存在,但生态只有对人是善的时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美的。 C . 生态美是群体性的美,因为生态关系的绝不只是某部分人的生存,而是全人类的生存,只有全人类均认可的美才属于生态美。 D . 生态美说的不是自然本身外在形态的美,而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人类在内作为生态系统其生态平衡功能所显示的审美意义。
    3.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介绍传统美学中对于“生命”的两种看法,再引出生态美学的观点,先破后立,通过否定前人看法突出了自己的观点。 B . 文章通过阐述生态的平衡性、系统性以及生命的再生性,层层解剖,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生态美的生命性。 C . 文章用逃入草原的英国家兔在澳洲大量繁殖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生命与生命、有机物与无机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生态美学的重要观点。 D . 文章引用《周易》的话突出了“生”的重要性,“生”是动态的过程,是螺旋式的发展、上升,只有生命存在,才有生态美的存在。
  • 3.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它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治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全面阐述了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摘编自邱赞《关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投资情况变化表

       

        (摘编自产业网@行业频道《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投资情况分析》)

        材料三: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摘编自2017-05-13东方财富网《“一带一路”新建设,弘高创意守初心》)

        材料四: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繆。

    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穩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另外,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而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特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

        (摘编自2016年7月18日中研网资讯《“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金额,有的年份也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总体都还比较少。 B .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金额和比重都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最高点,态势良好。 C . 2015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额比2014年增长了18.2%;我国承接的外国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比2014年增长了42.6%。 D . 我国政府很早就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直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才有了全新的突破。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一带一路”以中国为主,以其他国家为辅,以现实为基础,以发展为方向,最终成为多方面的利益共同体。 B .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近四年,相关的国家与地区已成为了一个共同发展的经济带。 C . 2016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攀升,中欧班列统一的色调与造型,寓含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D . 材料四意在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利好,又有弊端,提醒人们要有风险意识。 E . 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一些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但其中隐含不小风险,不宜盲目增大在这方面的投资。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果要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政府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 4.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之器

    齐川龙之介

        “项羽这个人毕竟不是英雄之器!”汉将吕马童把一张长脸拉得更长,抚着稀疏的胡须说。他的脸孔四周,有十几张脸在正中央的灯火映照下,红彤彤地浮现在营幕的黑夜中。每张脸都不自觉地露出微笑,因为今天取得西楚霸王首级的战胜喜悦仍然没有消逝。——

        “这个嘛——”

        一张鼻子高挺、眼光锐利的脸孔,望了一眼吕马童,唇角泛起有点讽刺的微笑。不知为什么,吕马童似乎有些狼狈。

        “说强嘛的确很强,据说举起过涂山禹王庙的石鼎哪!今日之战亦然。我当时还认为这下可没命了。李佐被杀,王恒也被杀。但是气势却没有了,说强嘛的确很强。”

        “嗐。”

        对方的脸依然微笑,大大方方地颔首。营幕外,沉静无声,除了远处传来几次角笛外,连马匹的嘶叫也听不见,只偶尔飘来枯叶的芳香。

        可是,吕马童环视众人的脸,仿佛为了“可是”这个字,眨了一下眼睛。

        “可是,毕竟不是英雄之器。这可以今日之战为证。楚军被追到乌江时,只有二十八骑,对我方如云霞般的大军,根本没有战胜的机会。据说,乌江的亭长还特地用舟来迎接他到江东去,如果项羽有英雄之器,就应该含垢忍辱渡江,再图卷土重来。根本不必管什么丢脸不丢脸!”

        “这么说来,所谓英雄之器,就是要精于计算?”

    随着这句话,众人不禁发出沉静的笑声。吕马童很意外的,竟然毫不畏怯。他把手从须上移开,稍微挺直身子,时时望着鼻子高挺、眼光锐利的脸孔,猛比着手势说:“不,不是这个意思——就项羽来说。项羽在今日之战开始前,据说曾向二十八个部下说:‘亡项羽的是天,并不是人力不足。证据是:用这一点点军队,就可以三破汉军。’其实岂止三次,九次都战胜了。可是,以我观之,这是怯懦。把自己的失败推给天——天才真倒霉呢!如果那是在渡过乌江,纠集江东健儿,再度逐鹿中原之后说的,就另当别论。但是,情形并非如此。还可以活得好好的,竟然死了。我说项羽不是英雄之器,不只是因为他暗于计算,更因为他想用天命来搪塞——这可不行。我想,英雄不应该这样。不知道像萧丞相这样的学者会怎么说。”

    吕马童得意洋洋地顾盼左右,住口不说。他的说法,大家都会觉得言之成理吧。众人交互轻轻颔首,很满意地沉默下来。这时,只有那张鼻子高挺的脸,出乎意外地,竟然眼中闪现了一道激动之色。黑瞳孔仿佛带着热气,闪闪发亮。

        “真的?项羽真的这样说了?”

        “据说,这样说了。”吕马童的长脸大幅度地上下摆动着。

        “不是很懦弱吗?至少不像个男子汉吧?我想,所谓英雄,就该与天作战。”

        “是的。”

        “我想,纵知天命,也要继续战斗。”

        “是的。”

        “这么说来,项羽——”刘邦抬起锐利的眼光,望着在秋夜中闪烁的灯火,半独语般缓缓回道:“才是英雄之器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吕马童的一句判断开头,不仅开门见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直趋主题,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 B . 在对话的中间插入“营幕外”的环境描写,暗示激烈的战斗已然结束,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C . 吕马童虽然对众人沉静的笑声感到很意外,但还是毫不畏怯地阐释了自己的理由。他的说法言之成理,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D . 小说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看似繁琐平淡,实际是在层层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2. (2) 小说到结尾才点出与吕马童对话者的姓名,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 (3) 项羽是不是“英雄之器”,刘邦与吕马童的判断不同。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宪成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彧独将宗族至冀州。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颖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宮通谋。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敦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建安元年,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未可卒制。彧劝太祖曰:“普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摘编自《三国志·荀彧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B .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C .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D .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B . 宗族,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松散地组成。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 C . 太祖是曹操的庙号,是其子曹丕继位称帝后所追授。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用于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 . 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彧年少有才,南阳人何颙很赏识他,称赞他是像王佐一样的人才。后来曹操还把他比作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张良,让他担任自己的司马,参与军谋。 B . 荀彧有先见之明,为了躲避董卓之乱,他请求离京出任地方官,被任命为亢父县令后,又借机弃官回家,并带领宗族迁到冀州,躲过了李傕等的虏略。 C . 荀彧力排众议,说服曹操迎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受到重视,被提拔为汉朝侍中,代理尚书令,经常留在朝中执行重任。 D . 荀彧认为曹操发起义兵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因此反对他谋权篡位,引起曹操不满。后来他被曹操借机扣留在军中,因病忧郁而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②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四、诗歌鉴赏
  • 6.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诸葛”句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宗臣”句则扣题,写进入祠堂,瞻望遗像。 B . 前诗“伯仲”两句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但可惜在指挥若定方面不及萧何、曹参。 C . 《八阵图》前两句对仗,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D . 前诗将诸葛亮的失败归结于汉朝气数己尽,后诗则惋惜诸葛亮吞吴失计。 E . 两首诗均将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2. (2) 《咏怀古迹(其五)》的颔联用词精微、议论高妙,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五、句子默写
  • 7.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 (2) 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 (3)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4. (4) 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 (5)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六、语言表达
  • 8.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 . 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C .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己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D . 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 9. (2019高一上·白城期中)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①④②
  • 10.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学校举行诗文朗诵会,请你结合诗文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处不超过50个字。

    高二(1)班《归去来兮辞》朗诵结束

    ①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高二(2)班带来的《蜀道难》。

    ②串联词:

    下面请高二(3)班诵演《再别康桥》。

七、材料作文
  • 11.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高二两年,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大家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不少优秀的文章,有哪些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篇介绍给你的学弟学妹,让他们了解这篇课文,力争让他们也喜欢上这篇课文。

    要求:①介绍的课文必须从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中挑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