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组卷系统-专注K12在线组卷服务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试题
试卷
试题
在线咨询
当前:
初中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道德与法治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社会法治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首页
手动组卷
章节同步选题
知识点选题
智能组卷
章节智能组卷
知识点智能组卷
细目表组卷
试卷库
同步专区
备考专区
中考专区
智能教辅
在线测评
测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下载试题
平行组卷
收藏试卷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答题卡下载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211
类型:期中考试
试卷属性
副标题:
无
*注意事项:
无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211
类型: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019八上·长春期中)
给下列物理量补上合适的单位为mm的是( )
A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 .
教室宽约为60
C .
小致的身高为1.68
D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2022·河源模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超声波清洗机
D .
真空罩中的闹钟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2019八上·长春期中)
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石英、玻璃、金属
B .
金属、水晶、松香
C .
冰、食盐、金属
D .
海波、金刚石、沥青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2019八上·长春期中)
0℃的水和0℃的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冷
B .
水冷
C .
水与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 .
无法确定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2019八上·长春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久了的灯泡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
冬天,车窗上结霜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C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是液化现象
D .
夏天,游泳后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水蒸发吸热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确是( )
A .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 .
我们看到太阳光是由于光的反射
D .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直线传播来引起后车司机注意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小致同学对某物质加热,他将该物质熔化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象中的BC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不吸热
C .
图中CD段是液态
D .
图中DE段是固液混合态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笔
D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在大
C .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 .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1.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
cm。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取病人心率的过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通过听诊器可以清楚的听到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因为它能够减少声音分散,增大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2019八上·长春期中)
甲、乙两辆汽年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小致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
m,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的(选填“方”或“圆”),是由于
而形成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2019八上·长春期中)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计算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共10分)
18.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
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4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多远?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长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久抵达长春?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四、实验探究题(第18、19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2分)
20.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图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里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目的是为了使于测量
。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3.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振动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小球,会听到声音、小球被弹开。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小球
被弹起,
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如图乙所小,若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上去做,
观察到乒乓球弹起。(均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4.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
(1) 甲图中,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乙图中,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此时水温的读数为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2) 根据表格,为完成实验,温度计内液体应选
。
(3) 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4) 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水蒸气比100℃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5.
(2019八上·长春期中)
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E、F可绕ON转折。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1)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选填“垂直“、”不垂直“或”可垂直也可不垂直”),实验时让光线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 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有纸板E、F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
(选填“A .避免实验误差”或”B .得到普遍规律”)。
(3) 小夏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线,说明
,再将纸板F折回,用另一只激光笔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可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日食
D .
树荫下圆斑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6.
(2019八上·长春期中)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 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3)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 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所以此实验应该选用
(选填“更薄”或“更厚”)的玻璃板。
(5)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决定的因素是( )
A .
平面镜的大小
B .
平面镜放置
C .
物体离开平面镜的距离
D .
物体大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详情
试题分析
(总分:
0
)
总体分析
题量分析
难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