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2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三、计算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共10分)
四、实验探究题(第18、19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2分)
  • 20.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图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 21.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里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 22.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目的是为了使于测量 。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23.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振动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小球,会听到声音、小球被弹开。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小球 被弹起,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如图乙所小,若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上去做,观察到乒乓球弹起。(均选填“能”或“不能”)

  • 24.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

    1. (1) 甲图中,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乙图中,(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此时水温的读数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2. (2) 根据表格,为完成实验,温度计内液体应选
    3. (3) 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4. (4) 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水蒸气比100℃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
  • 25. (2019八上·长春期中) 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E、F可绕ON转折。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1. (1)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选填“垂直“、”不垂直“或”可垂直也可不垂直”),实验时让光线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 (2) 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有纸板E、F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选填“A .避免实验误差”或”B .得到普遍规律”)。
    3. (3) 小夏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线,说明,再将纸板F折回,用另一只激光笔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可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 (4)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日食 D . 树荫下圆斑
  • 26. (2019八上·长春期中)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 (2) 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3. (3)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光屏,则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 (4) 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所以此实验应该选用(选填“更薄”或“更厚”)的玻璃板。
    5. (5)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决定的因素是( )
      A . 平面镜的大小 B . 平面镜放置 C . 物体离开平面镜的距离 D . 物体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