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19-12-28 浏览次数:2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或孤舟

    A . 涉以成趣 B . 三江而带五湖 C . 而后乃今将图 D . 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2.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特殊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遂见用于小邑      状语后置句 B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宾语前置句 C .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语后置句 D . 彼且呜呼待哉              宾语前置句
  • 3.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广戎马一生,身先士卒,对待士兵解衣推食 , 虽然一生未能封侯,但深受士兵拥戴,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②台湾当局操弄文化“台独”,在新课纲中拟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这个消息传出后,许多媒体都对台当局数典忘祖的行为进行谴责。

    ③高纬度地区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但北国的冬天又总是那么诱人,富有魅力,银装素裹,囊萤映雪 , 常令南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④国民政府一遇旱涝灾害,粮食减产,米珠薪桂 , 就下令各地酒厂严禁用粮制酒,即使是已经蒸馏进缸、入窖储藏的酒也不许出售。

    ⑤《人民的名义》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其收视率、网络关注度等数据飙升,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⑥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⑤⑥ D . ③⑤⑥
  • 4.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 B . 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我市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让百姓享受到低碳生活的便利。 C .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D . 临床试验的内涵很广,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而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种评价某种药物的疗效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 5.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首届鲁迅文学奖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精选出6篇授奖,《镇长之死》也忝列其中,作者陈世旭对此感到非常激动。 B . 王编辑为他的小说提出了几条修改意见,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C . 今天是我儿子与儿媳的大喜之日,作为家父,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D .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为了答谢顾客多年的厚爱,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 6.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这是教师办公室的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请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黄牛耕地万山金 B . 翠柳迎绿千里春 C . 翠柳迎春千里绿 D . 芝兰绕阶座凝香
二、现代文阅读
  • 7.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责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费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研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教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吾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菜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球化时代的审美标准使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甚至被消开。 B . 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严重威胁。 C . 信息化、数字化对传统文化来说是双刃剑,对其生存发展既带来威胁,也提供机会。 D . 文末用“木乃伊”比喻通过数字化获得永存,却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由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引出“活化传统文化”这一核心问题。 B . 文章主要论述传统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双重悖论,作者认为挑战大于机遇,分析有辩证性。 C . 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在好莱坞热映为例,论证了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D . 文章提出问题后,着重从全球化与科技手段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B . 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 C . 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 D . 如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 8.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菩  萨

    于中飞

        钢凿敲打石料的叮叮声,是在一个初秋的清晨骤然响起的。那时候,远方的天际飘浮着绚丽的朝霞,火红的朝阳把整个天地映衬成一片耀眼的红。四叔裸露着黝黑的胸膛,在石料堆里把赢瘦的腰身紧紧绷成一张弓。

        四叔说,我要为老郑立尊像。

        四叔曾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石雕工匠。一块块大小形态各异的石头到了四叔的手里,立刻就有了生命,花鸟虫鱼、龙凤狮子、菩萨罗汉……四叔因材施艺,相石、打坯、雕刻、封蜡、润色;或浮雕,或镂雕,或圆雕。四叔能把石头玩出花儿来。据说,四叔雕的观音菩萨,不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让人感受到菩萨洞悉万物的眼神。早些年的时候,方圆百里的庙宇都以有四叔雕琢的观音像为荣。

        四叔存有这个念头时日已久。这个念头日日夜夜抓挠着四叔的心,令他寝食难安。

        其实,如果不是两年前的那次意外,四叔早就实现了他的心愿。那次意外,让四叔的视力接近于零。确切地说,现在的四叔是个瞎子。

        一个瞎子要为人雕刻石像,听上去匪夷所思。

        其实,很多时候,瞎子的感受要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的真切得多。

        石是好石,青褐色,高约两米,略圆,底端略粗,像一根倒立的萝卜。看材质,细腻软绵,似釉了一层彩,散发出温润的光泽。这石头是四叔托人在市面上转悠了半年多才寻得的。石雕用石有讲究,沙粒要细,密度要紧,不能有明显的纹路。其次,还要选用向阳石坡的石头;向阳的石材,久经风吹日晒,该风化的已风化,不会龟裂崩刀,雕琢起来放心。

        四叔侧了头,闭了眼,枯枝般的双手在石料上来回摩挲,极小心,极缓慢,似在鉴赏一件绝世的宝物。四叔摸一阵,想一阵,凿一阵。再摸一阵,想一阵,凿一阵。

        清脆的叮当声中,月余时间过去了。粗凿,精雕,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各种凿子轮番用了个遍后,石像逐渐有了显山露水的意思。再月余,人物的轮廓便出来了。石像为一正襟危坐的花甲老者,长眉细目,端庄慈祥,一手抚膝,一手平托一物,昂首挺胸直视前方,一脸的庄重肃穆,凛凛然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村人啧啧称奇,神了!瞎子也能干出这活计!

        哟,这雕的不是老郑吗?

        四叔咧咧嘴,舒展眉头,笑了,“是老郑。”四叔说。

        哎,不对呀!村里修路那阵,老郑风里来雨里去,和咱们一道吃一道住,一道上山凿石头,一道下山担土块,都累得直不起腰来,他啥时候也没把腰板挺得这么直啊!

        那年,为把进村的盘山公路早日修通,老郑不顾自己已花甲之年依然亲自上阵,开山凿石,挑土担石,赛个壮小伙儿。为此,老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逢阴天下雨就痛得龇牙咧嘴直不起腰。

        是啊,老郑待咱亲如一家人,谁家有困难不是老郑乐呵呵解决了,啥时候也没将脸绷得这么紧啊!

        那年,村人老李得急病住了院,手术费没筹够,是老郑连夜送去几千块钱救了急。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是他卖了家里的耕牛,准备修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用的钱。

        再端详。有人看出了端倪:这神态这身姿,咋越看越像尊菩萨呢?

        众人定睛再看,可不!这哪里是老郑?分明是尊菩萨嘛!

        四叔脖子一梗,吼道:“谁心里装着咱老百姓,我就拿他当菩萨供。”

        说这话时,四叔浑浊的眼里似乎熠熠冒出光来。

    (选自《芒种》2017年第7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视听结合,以火红的朝阳衬托出四叔伟岸高大的身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四叔雕刻老郑的塑像埋下伏笔。 B . 盲人四叔能将老郑的塑像雕刻得栩栩如生,不仅突出了四叔精湛的技艺,更表现了老郑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C . 小说画线语句从神态、动作等方面表现了四叔雕琢石像的投入程度,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他沉浸其中的情形,写出了他对老郑石像的重视。 D . 小说结尾对四叔“脖子一梗”和“吼”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四叔的个性,也表现了四叔对老郑的由衷肯定,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2. (2) 小说以“菩萨”为题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是怎样塑造老郑的形象的?老郑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 9.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不仅仅拘泥于经济领域,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领域都应包含在内。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仅限于物质财富领域,而是对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诉求。

        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方向。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坚持渐进共享,要做到既积极而为又量力而行。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尽力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又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可承受能力,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摘编自《习近平阐释共享发展理念》)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各类共享经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影响与日俱增。共享经济理念受热捧是基于两种优势: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但是,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也面临治理手段跟不上发展形势等问题。新生事物发展总是领先于当时的法律法规,创新就可能导致相关监管规则滞后。对其引发的各类问题,既要重视并加以解决,又不能因噎废食。共享经济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将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有效配置,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监管工作应当及时跟进、积极探索,既鼓励创新创造,又注意防范负面影响。通过共享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文明一贯的追求。共享经济真正的活力,不仅来自于互联网技术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更源于对社会真实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应。

        (摘编自《让共享经济走好未来的路》)

        材料三:

        2016年11月,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成都,仅时隔4个月,成都提出“3+7+N”协商管理制度,“N”意味着共享单车的管理不再只是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的“分内事”,共享单车企业能够也丛须广泛参与其中。共享经济需要“共同治理”,这或许也是“成都模式”新一轮探索的重要价值。在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运输处接管共享单车的监管事务后,副处长李乔成为了政府与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连接纽带之一。他的一个重要工作职能,就是要随时保持对企业的关注。若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风险,他们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寻找对策。

        共享治理的作用也体现在统筹社会资源,更高效推进城市与共享出行新业态相契合。在成都,市交通委员会与城管等部门在共享单车协调供应、规范停放等方面进行合作,由各共享单车企业主导,“单车猎人”等社会团体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良性治理环境。

    (摘编自《以共享推动城市发展》)

    1. (1) 下列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发展速度太快是原因之一。 B . 共享经济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有效配置。 C . 共享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既要鼓励创新创造,又要注意防范负面影响。 D . 共享经济来自于互联网技术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因此具有真正的活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建才能共享,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方向,共建实现之后才能实现共享。 B . 共享不限于经济领域,需要满足人民对社会生活多个领域的多样化诉求。 C . 共同治理的“成都模式”是高效推进城市与共享出行新业态相契合的探索。 D . 共享经济要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 (3) 如何进一步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 10.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未及冠,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帝为寝其命。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说。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二。

    (选编自《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B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C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D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冠,也称加冠、弱冠,男子满十八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 B .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 .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 . 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绘聪明能干。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 . 杨绘很有个性。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 . 杨绘坚持己见。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 . 杨绘仕途坎坷。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②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四、诗歌鉴赏
  • 11.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①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②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开篇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 B . “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 C . 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D . 结尾“回首望云中”,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
    2. (2) 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五、情景默写
  • 12.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是“”。
    2. (2)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一句形象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生动画面。
    3. (3)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 。”
    4. (4) 庄子《逍遥游》里用“”两句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六、材料作文
  • 13.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