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快 | 水分子间有空隙 |
B |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 H2O分子中有H2 |
C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氢气能燃烧 |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A.化学之最 | B.化学与生活 |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③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 D.化学与工农业 |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③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③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 | 铜片上有划痕 |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
B |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 木棍变黑 | 硫酸有强酸性 |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
D | 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该物质一定含CO32﹣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B.(填“<”或“>”).
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min | NaHCO3产率/% |
a | 30 | 60 | 86.8 |
b | 30 | 120 | X |
c | 35 | 60 | 89.4 |
d | 35 | 120 | 92.5 |
e | 40 | 60 | 85.3 |
f | 40 | 120 | 85.6 |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NaHCO3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也不可以用手直接拿药品
B.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然后再放到天平左盘称量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为保证液体体积的准确,应将称好的食盐倒入量筒中溶解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必须用蒸馏水清洗方可放回原瓶
E.蒸馏时为防止暴沸,可在烧瓶内放几块碎瓷片,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下端进上端出
F.眼睛里不小心溅入氢氧化钠溶液,可立即滴加稀盐酸中和
G.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为节约药品,停止加热后应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H.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大理石 | mg,块状 | mg,块状 | mg,粉末状 | mg,粉末状 |
盐酸(过量) | wg,稀盐酸 | wg,浓盐酸 | wg,稀盐酸 | wg,浓盐酸 |
Ⅰ.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Ⅲ.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Ⅳ.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的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 原料 | 发生装置 |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
制取二氧化碳 | 块状大理石稀盐酸 | A | |
制取氧气 | 粉末状二氧化锰3%的过氧化氢溶液 | C |
甲 | 乙 | 丙 | |
烧杯+稀盐酸质量 | 139g | 129g | 129g |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 20g | 24g | 20g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 158.8g | 152.8g | 148.8g |
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