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更新时间:2020-05-19 浏览次数:9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ì)     暮(ǎi)     狡(jié)      心旷神(yí) B . (xuàn)染    (pì)如     (qǐng)刻     (shùn)息万变 C . (liáo)    (yàn)语    马南(tūn)    (zhū)两悉称 D . (tù)      (qì)合     (kuàng)远    吹毛求(zī)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游历巴黎,只是浮光掠影 , 所写的游记想来不能满足贵报读者的要求。 B .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寿光市区的各级领导身临其境为受灾群众着想,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温暖。 C . 画中的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D . 由于他反复使用这些陈腐的题材,所以读他的文章味同嚼蜡
  •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C . 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D . 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 4. (2023九下·奎文月考) 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 . 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D . 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读,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寄上拙作,请您斧正!”
  •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阐述了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B . 《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C . 《驱遣我们的想象》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 D . 《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 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20字内)

        “恭喜你登上学习荣誉排行榜……”这几天,一款名叫“微课学报告”的学习软件在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中“走红”。这款软件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整合成77节微课,成为重邮学子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新课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重庆各高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周旬从北京回到学校后,第一时间走进思政课堂,向同学们分享参加党的十九大会议、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四川外国语大学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校内举行十九大报告翻译比赛,参赛学生将随机抽取的十九大报告原文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外语。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成立了大学生讲习所,还将通过读书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等形式,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新华社重庆11月26日电  记者柯高阳)

二、阅读与理解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小学三年级时,

      十多年后,

    2. (2)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心理。
    3. (3)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4. (4)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 8. (2023九下·奎文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描花的日子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⑪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⑫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 (1) 纵观全文,第①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你认为第①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2.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②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 , 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3. (3)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 (4) 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 (5)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