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瑰宝 /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同步练习题

更新时间:2016-03-04 浏览次数:1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中国昆曲产生于(     )

    A . 宋代末年 B . 元代末年 C . 明朝初年 D . 元明之际
  • 2. 在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有“百戏之祖”的戏曲品种是

    A . 元杂剧 B . 昆曲 C . 明传奇 D . 京剧
  • 3. 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 元杂剧的产生 B . 昆曲艺术的产生 C . 京剧的形成 D . 明代传奇的兴盛
  • 4. 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 . 昆曲本身不够优美 B . 其他剧种的兴起 C . 逐渐脱离群众 D . 当时战争频繁
  • 5. 下列对于昆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是一种地方戏 B . 不如其他地方戏优美 C . 始终占统治地位 D . 历来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
  • 6.

    下图是昆剧历史上的著名经典剧目之一,该剧的作者是

    A . 明万历 B . 汤显祖 C . 洪升 D . 孔尚任
  • 7. 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 . 江苏 B . 浙江 C . 安徽 D . 北京
  • 8. 在昆曲的一大批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中,“临川四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是

    ①《牡丹亭》  ②《长生殿》  ③《南柯记》   ④《紫钗记》  ⑤《桃花扇》  ⑥《邯郸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②⑤⑥
  • 9. 明朝万历年间,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景象,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是


    A . 昆腔影响到了全国各地的戏曲 B . 东吴孙权政权势力极其强大 C . “吴门”同“无门”,四方唱歌的人没有统一的门派 D . 《长生殿》在南京的演出引起了轰动
  • 10.

    下图是昆曲中的五大角色之一,它应属于


    A . B . C . D .
  • 11.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昆曲增强了生命力和影响力,开始走向全盛时期,其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工商业的兴起并日益繁荣  ③一些知识分子的参加昆曲创作  ④“文字狱”政策的实行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

    A .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B . 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 C . 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D .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
  • 13.

    下图为昆曲《牡丹亭》电影截图,下面有关昆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 B .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C .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为关汉卿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D . 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 14. 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音

    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 . 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 . 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 . 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 . 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 15. 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路途堵塞,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艺术成就是

    A . 南戏 B . 元杂剧 C . 昆曲 D . 京剧
  • 16. 在2015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 B . 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特长 C . 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 D . “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
  • 17. 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  ③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  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奥运会开幕式上,随着这四句昆曲唱词拉开了礼乐篇章。昆曲在明代曾辉煌一时,但不久便走向了衰落,主要原因是

    A . 明清时期流行小说,戏曲不受重视 B . 戏曲演出有伤风化,受到禁止 C . 曲高和寡,仅流行于社会上层 D . 被京剧所取代,仅在地方流行
  • 19.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 . “双百”方针的贯彻 B . 昆曲名剧的涌现 C . 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 . 昆曲艺术的高雅
  • 20. 主要是哪些地方戏曲的融合形成了京剧
    A . 徽剧、汉剧 B . 徽剧、昆曲 C . 昆曲、汉剧 D . 昆曲、秦腔
二、材料分析题
  • 21.

    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材料一

    材料二请看三副关于戏曲的对联:

    对联一 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 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

    对联三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材料三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从2005年开始实施。从2005~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都投入一千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2. (2) 材料二中的三副对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戏曲艺术的?

    3. (3) 你从材料三中获得哪些有效信息?

  • 22.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3. (3) 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


  • 23. 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戏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神庙时,始特设玉熙宫,近侍三百余员,兼学外戏。外戏,吴地曲本戏也。光宗喜看曲本戏,于宫教习戏曲者有近侍何明、钟鼓司郑隐山等。

    ——(明)史玄《旧京遗事》

    材料二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芒》,妙艳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转声音,始变弋阳、海盐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王元美(世贞)诗“吴阊白面而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者是也……传奇家曲剧本,戈阳弟子,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故是词家老手。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材料三昆曲与明清人士关系密切之表现的最关键处,还在于它脱开‘案头,以‘活态,的形式渗透于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场上’,双方形影不离,相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昆曲艺术》

    材料四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昆曲得以发展的因素。昆曲于2001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符合哪项申遗标准?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昆曲长期衰微的原因。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如何振兴昆曲?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昆曲”,说她是古典艺术的范例,不会有人反对。……昆曲文学高品位的佳作很多,它熔铸了前代韵文文学的精华,以文学的抒情为长,又以戏剧的“当行本色”为本,在代言体中融入了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味深长,常有弦外之余音。……正是在历史的音乐文化的递传的基础上,昆曲的歌唱音乐体系在昆山腔的改革及其发展中逐步形成。……在长期形成的民族的表演理论和艺术美学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整体,已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完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

    材料二  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者们深知:“昆曲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方式和音乐等各方面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精确、精美、精致,这种风格一直传承下来——这就决定了我们做青春版的时候,应该是把传统的、精髓的表演方面的东西留下来。但是,要留住观众,还要赋予它现代的、青春的面貌。”……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著名品牌,……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应该可以超越特定的地域或文化圈,换言之,它可以走出国门,受到非华语地区观众的喜爱。

                                                                                                                                      ——邹红《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诠释》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析昆曲被誉为“古典艺术的范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昆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

    2. (2) 据材料二,分析怎样的制作原则促成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功可以解决拯救和保护昆曲中的哪些问题?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昆曲兴盛和衰落的过程,谈谈你对当今保护和促进昆曲的发展的认识。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到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

    “《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根据报刊摘辑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W.w.w.k.s.5.u.c.o.m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 (1) 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