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19-12-07 浏览次数:3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 1.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开场白。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伴着金秋明mèi的阳光,迎着十月怡人的秋风,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我们的祖国,经历过唐宋的璀辉煌,也经历过晚清的怅迷茫,但经过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他们用血肉zhù造了一个新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的祖国唱出爱的赞歌!

  • 2. (2019九上·天台月考) 请根据提示将诗词填写完整。

        古往今来,爱国是诗人们不变的吟诵主题。爱国是温庭筠清早赶路,看到霜湿板桥发出的①的离家之思;爱国是韩愈坦陈心志②的忠君之心;爱国是范仲淹③(《岳阳楼记》)的阔大胸襟;爱国是艾青④(《我爱这土地》)的深情告白;爱国是毛泽东⑤(《沁园春·雪》)的革命壮志豪情;爱国还是余光中⑥(《乡愁》)的家国之思。

  • 3. (2019九上·天台月考) 下面关于诗歌或诗人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片议论,下片写景,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 B . 余光中在《乡愁》中,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借景抒情,将对故乡之思上升为家国之思,转换自然流畅。 C . 林徽因是新月诗派的诗人,新月诗派又叫格律诗派,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的三美原则。 D . 欧阳修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 4. (2019九上·天台月考) 下面关于唐诗中的题材或意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中,“月”的意象除了代表相思,往往还蕴含孤独或苍凉,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 诗歌中,“酒”的意象一般蕴含解愁忘忧,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 . 从题材方面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如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山水田园诗,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思乡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 从情感上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表达愉悦之情的,如岑参的《逢入京使》,还有表达哀伤之情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5.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根据艾青的诗歌创作年代和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①留学法国与归国时期,②抗战时期,③新中国时期,④创作后期(1976年后),下面四首诗的排序符合艾青诗歌创作四个时期的(    )
    A . 《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光的赞歌》 B . 《礁石》《光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 .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光的赞歌》 D . 《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6.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此次诗歌朗诵会,小语想要选择《阳光在远处》进行朗诵,但她觉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透彻,请求你的帮助,请你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赏析,帮助小语理解这首诗。

    ①对比    ②意象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1932年2月3日  苏伊士河上

二、阅读理解(36分)
  • 7. (2019九上·天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禹贡图上有记。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顶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

        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时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

        皇佑三年(一〇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节)

    1. (1) 纵观全文,分条归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事迹。
    2. (2) 文章第3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
    3. (3) 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4. (4) 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 8. (2019九上·天台月考)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

        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 , 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乙】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②枢密副使:官职名。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④懦默:懦弱,不出声。⑤讳言武备:不提养兵蓄锐的事。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召枢密副使

      ②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

      ③守令得不诛

      ④人不

    2. (2) 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形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廷欲按诛

      A . 无丝竹乱耳(《陋室铭》) B . 何陋有(《陋室铭》) C . 水陆草木花(《爱莲说》) D . 属予作文以记(《岳阳楼记》)
    3. (3)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命 为 陕 西 宣 抚 使 未 行 复 除 参 知 政 事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

      ②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5. (5) 【乙】是范仲淹的一首词,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一幅图;词的下片重在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之情。
    6. (6) 请结合【甲】文,分析【乙】词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词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 9. (2019九上·天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那样爱国?

    王蒙

        人们注意到了抗震救灾中焕发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人们为之而感动,而鼓舞,而骄傲。

        从可歌可泣的无数事实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人民灵魂中的一些稳定的、珍贵的、有意义的方面。

    我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抗逆能力与抗逆风格。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不应将“人上人”理解为权势地位财产,而应该理解为品格与成就)……无数这样的命题与信念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精魂。这些是我们的辩证法哲学,更是我们民族性格文化力量。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空前的爱国主义。正是我们严峻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培育了我们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与坚强。那么,正是天塌地陷的汶川大地震,显现了我们民族的坚强不屈与艰难奋斗,就是必然的了。改革开放以来,有过不少关于人们精神面貌的负面说法,而地震的发生令人们对于我们人民的精神状态刮目相看,这是意味深长的。

        其次我要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是一个大国,一个古国,一个文化上极有特点、极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我们的文化爱国主义是无与伦比的。许多年前,我在国外讲学的时候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那样爱国?我戏言道:中国有唐诗和中华料理。为了我的这个说法,复旦大学附中还特别命题令学生作文。一位移民欧美的华裔学人曾经对我说,他们在欧美生活的最大遗憾是文化共鸣的缺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杜甫诗句就难以与当地友人共享。近代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太多的考验、挑战、怨怼与污辱,我们也的确应该对之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更新完善,我们终于看到了民族复兴、优良传统弘扬、普世成果的汲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与现实。我们怎么能不珍爱自己的唐诗宋词与粤菜鲁肴、珍惜我们的生活乐趣与内心表达?不论是大陆内地,不论是港澳台,面对地震,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向心力,即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团队精神,使人们增加了对于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的不可分割、不可泯灭的信心。

        第三我要强调我们的仁爱之心。仁者爱人,我们的文化强调和谐,强调仁爱、忠恕、礼义,强调民胞物与、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我们的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太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严峻的现实与艰难的历史使命,使我们相当长期以来不能不更多地强调无情斗争的一面。近年来强调和谐、爱的奉献才刚刚开始,已经显露了成效。抗震救灾中有多少这方面的动人事迹啊。

        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与人类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念互通互动的,我们同样感念世界各国人民与各国政府对于中国抗震救灾的支持。然而毕竟中国是太大了,振兴中华的任务是太艰巨了,中国的国情与文化传统是太有特色了,我们首先得依靠自身,依靠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没有其他选择。

    1. (1) 读完全文,说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国?
    2. (2) 作者说汶川“地震的发生令人们对于我们人民的精神状态刮目相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3. (3) 请补充完整横线的句子(温馨提示:诗句出自《月夜忆舍弟》),请说说为什么旅居欧美的华裔学者说杜甫的这句诗难以与当地友人共享?
    4. (4) 各国人民与政府支持中国搞震救灾,但作者强调“我们首先得依靠自身,依靠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你能明白作者的深意吗?
四、写作(72分)
  • 10. (2019九上·天台月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5G时代的到来,使万物互联终于将有可能变为现实。在物联网时代,你身边的一切物品都有可能因接入网络而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如写字的笔,有可能同时也是体温计、血压计、字典、翻译器等。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让人们置身于一个无所遁形的世界。物品,成了全方位的监视器,个人隐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可能将不复存在。你喜欢这样的时代吗?请写出一段话,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要明确,条例要清晰,不少于150字。
  • 11.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这里涌现了不同的朝代,更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如果你可以穿越历史,回到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一个朝代?你的思想和知识,在这个朝代里会产生怎样的用途?请你以“我想回到___________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发挥联想和想象;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