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经开区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19-12-31 浏览次数:3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在写作时不应掺杂个人的感情和态度。 B .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 .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 “鲁迅”是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二、字词书写
  •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rùn、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轻yín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zhāng显着乡间母亲的慈爱与低调,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三、情景默写
  • 3. 古诗文名句填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营造了大千世界的种种美景,只要我们能静心感受。王维在 “”(《使至塞上》)中感受到塞外的壮美苍茫;崔颢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远眺晴空下的大江对岸,不禁发出“。” (《黄鹤楼》)的赞美;刘祯的“”(《赠从弟》) 一句咏叹,我们展现了青松的傲岸姿态。只是浮躁的现代人慢慢地遗忘了身边的美景,就像陶弘景所说“ ”。(《答谢中书书》)

四、综合性学习
  • 4.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补一个标题。

        ①10月15日,长三角41个地级市,拍下一张新的“全家福”——所有市长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留下合影,其中包括安徽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7城,他们是刚刚加入协调会的“新面孔”。

        ②这意味着,长三角城市群41个地级市,全部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无论地理空间格局,或是合作交流机制,长三角勾勒出史上最全的“全家福”,构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再添新力量。

五、名著阅读
  • 5. 七十年经历风雨,七十年辉煌历程。某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行“小手牵大手,共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八年级教师组决定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定阅读书目。请你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向本校五年级学生介绍本书。
    1. (1)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著名记者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之后,根据其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所写成。当时为了方便在国统区出版发行,曾易名《》。
    2. (2) 小嘉同学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对彭德怀印象深刻。他为二年级同学制作了一张人物介绍卡。请你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制作一份人物介绍卡。

      人物介绍卡

      人物:彭德怀

          人物介绍:他是热情善良,虽然家人待之不善,但他仍然善待身边的人,特别是孩子;他性格直率开朗,说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喜欢说笑;他正直坚强,曾追随孙中山,后加入共产党,只想为改变穷苦人民的命运而奋斗。在从事间谍活动被捕后,严刑拷打也未能使之屈服。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①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次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吃。

        ②天气热,我赖在空调间里怕出来,故回家的行程被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③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④村庄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是呢”。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⑤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凉着,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我儿子吹。

        ⑥我很贪婪地捧了瓜就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一边就说:“田里面结得多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⑦儿子不屑了,说:“                                                

        ⑧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⑨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⑩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⑪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惊喜不已,忙不迭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扑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⑫母亲在一旁开心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重重复复的,都是些走过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⑬月色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糊着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⑭“当然记得,那个粗眉大眼的女人,干起活来,大男人也及不上她。”

        ⑮“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⑯“人啊。”母亲叹一声。

        ⑰“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还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日,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握住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 (1) 阅读文章,梳理母亲心情的变化。

      盼望——惊诧——内疚—惊喜—

    2.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词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惊喜不已,忙不迭搬了躺椅到外面。(试分析母亲心情转变的原因。)

      ②月色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糊着就要睡过去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

    3. (3) 结合上下文,请你将第⑦自然段中儿子的话补充完整。
    4. (4)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工作、结婚、生子让许多年轻人在城市里扎根,而父母辈依旧坚守在他们的家园。但同样有许多大学生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某学校就此现象举行“城市VS乡村”辩论会,你作为持“应该留在乡村的生活”观点的一方,请你陈述你的观点。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垃圾分类要来了,听听上海“过来人”怎么说

        近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正式在首都之窗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11月13日。根据送审稿的规定,个人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借鉴经验,广泛吸取民意)

        北京的垃圾分类终于要来了。细看之下,针对个人的处罚标准是200元,这和目前已经施行条例的城市差不多。如上海规定,个人的处罚标准是50元以上200元以下,杭州的是最高可罚200元;广州的是200元以下。在具体分类方面,送审稿提出,应当设置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收集容器。

        从具体内容来看,北京此次送审稿也凸显出天然的优势。

        无论是具体分类要求,“快递应使用环保包装”、“饭馆酒店拟不得主动提供餐具等一次性用品”,还是“拟设垃圾减量分类指导员”,送审稿借鉴了其他大城市已出台并施行的成熟经验,这样也更能扬长避短。

        而除此之外,北京此次还广泛吸取了民意。与民众的互动,也让内容更为灵活务实。

        以送审稿提出的“推行净菜上市” 为例,就源于部分居民的意见。“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择了半天,扔掉的烂菜叶,比剩下的好菜叶还多”,这一措施积极推行后,从源头就可以减轻居民垃圾分类的工作量,显然是事半功倍之举。

        (身为上海“过来人”的亲身体验)

        面对垃圾分类,民众最关心的大概有两点:一是,处罚金额会不会很高?二是,会不会很折腾,给生活带来不便?

        作为生活在上海的“过来人”,吴阿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

        吴阿姨:我和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人被处罚过。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分类习惯,甚至形成了垃圾投放的生物钟。

        我所在的上海某小区,垃圾分类刚开始强制执行时,投放点总是站着居委会大妈、小区物管或者穿着制服的城管人员,渐渐的,一些不良习惯被纠正,一些冒出来的新问题被解决。而如今,只有一位清洁工在现场整理,大家都有序、精准了。

        我的一个观察总结是:有些问题是能够提前预判并预先解决的;而有些问题,是在执行过程中,才慢慢显现出来,这就需要针对性的解决。

        (推行垃圾分类的关键)

        一是,细节决定成败,正如上面所讲,一个水龙头体现出服务意识。二是,避免一刀切,给小区、公司或单位留出一定的发挥空间。比如在投放时间上,就要根据不同区域居民的作息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最为契合的投放时间表。

        街道办、居委会也好,城管执法部门也好,其实在垃圾分类的推行中,更应该扮演的是服务者,而不是只下命令的管理者。把握住这个定位,就有了做成的前提和底气。

        在个人体验方面,可能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我真的没觉得有多麻烦。而且,做好了,对个人生活也是一种改善。比如,干垃圾篓你可以放在卧室、客厅,湿垃圾娄你可以放在厨房、卫生间。如此,自家不也更加干净整洁“不串味”吗?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场心理战,熬过心中的那个坎,就会豁然开朗,遇见碧水蓝天。垃圾分类,也不仅是一项卫生环保工程,更是一项品质生活工程,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获得的不仅是美丽清新的生活环境,还有渗入习惯和思想的文明。

        (本文有删改)

        (百度百科)

        垃圾分类(英文名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1. (1) 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   )
      A . “快递应使用环保包装”“饭馆酒店拟不得主动提供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等送审稿借鉴了其他大城市已出台并施行的成熟经验。 B . 街道办、居委会、城管执法部门等在垃圾分类的推行中,更应该扮演的是下达命令的管理者。 C . 在垃圾分类推行的过程中,市民的一些不良习惯被纠正,但是在这过程中,有一些新问题正在凸显。 D . 据上海热心市民介绍,没有一人因垃圾分类而被处罚。她表示上海地区的人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2)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三方面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关的意见建议。
    3. (3) 我校与社区正在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请你向本社区的老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以及劝导。
七、对比阅读
  • 8. 古诗文阅读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观月记1(节选)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1.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

    1. (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

      无与为乐者

      竹柏影也

      未尝身至其地

      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3. (3) (甲)(乙)两文均是写月色之佳作,广为后人传诵。皎洁月色之下,是诗人无尽绵延的思绪。请你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简要分析作者当时的心境。
八、诗歌鉴赏
  • 9. 诗歌赏析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1]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乡之愁。

    1. (1)     诗人在前三句诗中从两个写景角度出发,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为读者展现了寒气侵人、苍茫凄凉的氛围。
    2. (2) 诗人运笔委婉曲折,请你从情感表达角度试着赏析本诗最后一句。
九、作文
  • 10. 作文

        暑假期间,班级里有一部分同学外出旅游,他们的朋友圈中都晒着各地的美景;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家中独享那一份清静。假期结束后,语文老师开展了“我的暑假生活”主题演讲比赛。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向同学介绍自己假期的游玩经历。由于时间限制,更多的同学用文字的方式向大家呈现自己的暑假生活。

    请你以“                      , 皆是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