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

更新时间:2020-03-04 浏览次数:1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郭嵩焘客观记述了驻外期间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而不被当时人们接受的著作是(   )

    A . 《使西纪程》 B . 《四洲志》 C . 《海国图志》 D . 《盛世危言》
  • 2. 下列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 林则徐虎门硝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C . 他编著了《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成为日本的畅销书 D . 林则徐19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
  • 3.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目的是( )

    A . 使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形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B . 在军事上引进先进技术,增强抵抗侵略的实力 C . 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D . 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政治制度
  • 4. 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是( )

    A . 李鸿章 B . 郭嵩焘 C . 康有为 D . 刘锡鸿
  • 5. 与明朝以来以往的“西学东渐”的情况相比,鸦片战争以来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
    A . 通过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传播到中国的。 B . 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被迫汇入工业文明的。 C .   是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主动引进的。 D . 在明清以来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工业文明的。
  • 6. 为了唤醒国人了解世界,挽救危亡,魏源于1842年写成《海国图志》,你认为下列不是魏源思想主张的是(    )
    A . 总结鸦片战争战败的教训,提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 B . 认为世界民族要平等相处,反对用“夷狄”来称呼西方文明发达国家。 C . 认为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已经落后于欧洲。 D . 主张学习西方,开办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
  • 7. 中国近代前期,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倡导“西学”。他们共同的根本目的是(    )

    A . 吸收新鲜血液,改造传统文化  B . 抵御侵略,实现国家富强 C . 批判封建思想  D . 发展资本主义
  • 8.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从中可以看出魏源(      )

    A . 救国主张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 .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 .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 . 认为西方“火器”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二、简答题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唯一媒介。而在清末的西学新冲击中,传播渠道和媒介已多样化了,有翻译的书籍、新式学堂中的外聘教师、新式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出洋考察的政府官员、派遣的留洋学生等,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新知识分子。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局限在天主教义、“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方面。而清末西学的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

    明末清初仅有徐光启、方以智等少数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知识。清末西学传播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受西学影响的阶层和群体不断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清末的西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 10. 材料一: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清政府颁布了一项对西洋商人的管制条例,有下列重要规定: 在贸易期间,夷商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才可到公园游玩;夷商不准坐轿;夷商不准直接晋见中国官员,有所请求时,应写妥呈文请洋行代转;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

    ——《中国人史纲》柏杨

    材料二:挽郭嵩焘:“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

    ——清末学者 王先谦

    材料三:“关键性术语使用的变化雄辩地证实了在对西方理解过程中的这种进步。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九十年代就称为‘新学’。”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西方的?
    2. (2) 材料二挽联中赞誉了郭嵩焘的“赤胆忠肝筹国是”,请举例说明。挽联中的“谤满天下”又指什么?
    3. (3) 说说材料三中对“与西方有关的事务”的术语称呼变化的差别。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4. (4) 除了郭嵩焘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本题也可以这样设问:除了郭嵩焘、魏源、林则徐、容闳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之一,他在《海国图志》中指出,是书何为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而且强调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舰。

    1. (1) 魏源是在什么情况下撰写《海国图志》的?

    2. (2)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3. (3) “师夷”与“制夷”是什么关系?

    4. (4) 怎样评价魏源的这一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